↑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
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说道:“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

    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

    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材料中“中国”指的是

    A.内陆地区

    B.周天子的直辖区

    C.中原地区

    D.华夏族的诸侯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诗经·小雅·斯干》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农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农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皇帝制度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

    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的影响是

    A.加强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得以强化

    C.地方权力严重削弱影响行政效率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