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学要切实面向底层

    陈树义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回归成为主流文学思潮,底层写作更是近年来文学批评界和学界热议的主要话题。不过,当今的底层写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错觉与精神悖论。

     某些底层写作者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这种肤浅的认识导致底层写作一味地渲染贫穷﹑剥削﹑残酷﹑绝望,使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的惊悚与感情的宣泄,却忽视了对底层人民除经济的窘迫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外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探求与解析。菲力普·劳顿说:“生存价值问题是当代哲学家们关心的中心”,其实这也应该成为文学的核心命题。由苦难逻辑编织的形而上学的底层写作,其实只能是“伪底层写作”。底层写作关键必须在于对底层人民“认识自己”的引导与召唤。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精神悖论也是底层文学亟待解决的文化命题。首先是作为非底层者(作家)的外视角观察与叙述和底层群体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接受的悖论。底层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失语”,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只能任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来书写。这种书写的结果必然是作家与底层人民的精神隔阂,作品只能在非底层群体交流,成为一道道“奇观”,以资谈论。而底层人民阅读描写自身境遇的底层文学却如同解读“天书”,望而却步。底层大众听不懂知识分子对于底层经验的表述,即使后者使用的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正如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张承志可能是20世纪末率先复活“穷人”和“富人”概念并且宣称为穷人写作的作家。从《黑骏马》到《心灵史》,底层人物始终是张承志小说的主人公。然而,张承志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估计他的大多数主人公读不懂这些小说。确实,某些作家引以为自豪的小说精致构思与叙述策略,与底层人民的阅读存在巨大裂缝,横亘在作者与期许读者之间,难以调和,使得“底层写作”曲高和寡。

     虽然底层文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作家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毕竟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展现这些他者的“奇观”,以及展示“奇观”的种种套路和手段,作家的心灵必须穿越喧嚣,真实书写底层“沉默大多数”的心灵,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为他们而写作。

    (摘自2009年12月0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底层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认识自己”进行引导与召唤。

    B.底层写作是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的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C.底层写作要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与解析。

    D.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生存价值问题”也是文学的核心命题。

    B.底层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失语”,即大多数沉默不语

    C.张承志是20世纪末率先复活“穷人”和“富人”概念并且为穷人写作的作家。

    D.造成作家与底层人民精神隔阂的原因是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来进行底层写作,而没有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与解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要真正进行底层写作,首先必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认识错觉问题。

    B.作家只要深入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就能进行底层写作。

    C.作家要解决底层写作中存在的“曲高和寡”的问题,就必须知道底层人民期许什么。

    D.作家只有真正消除了底层写作上的“精神悖论”,即想象式的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才能用自己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写出底层人民喜欢的真正的底层文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 ”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注]①涴(wò):沾污。

    1.对下列句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讯:审问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3分) (    )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伕,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伕赔偿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耐心劝说;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杀一儆百。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5分)

    译文:

    (2)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5分)

    译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