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解答题 1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变化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海水晒盐
    C.汽油挥发
    D.铁锅生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乐山大佛──峨眉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打造“中国第一山”已成为乐山人的共识.从优化环境,防止污染的角度看,下列作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景区车辆使用电动车
    B.将景区内住户搬迁,减少生活垃圾污染
    C.将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D.强化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奶粉
    B.高锰酸钾
    C.酒精
    D.蔗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利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醛具有破坏蛋白质结构的性质,所以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杀菌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是利用了硬水遇肥皂水会起浮渣的性质
    C.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热方式封口,是因为该塑料具有热塑性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它能反应生成C02气体的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分解示意图.根据图示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

    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给人类造成灾难.在化学研究中,水既可以作反应物,也可作生成物,同时水也是最常用的溶剂.下列叙述的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成年人体内含约70%的水──水是构成人体的物质
    B.化工厂排出的已污染的废水──水是溶剂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水──水是生成物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水是生成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中的化学方程式与所述事实不符合的是( )
    A.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2H2+O22H2O
    B.葡萄糖在酶作用下被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C.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D.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试剂中,不能将酚酞和碳酸钠两瓶无色溶液鉴别开的是( )
    A.NaOH
    B.NaCl
    C.盐酸
    D.Ca(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自来水的消毒剂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该物质可能是硫
    D.碳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旺;镁与酸反应比锌与酸反应强烈;这两个例子说明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反应剧烈程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例图象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碱中加入过量的酸
    B.
    1℃时,a、b溶解度相等
    C.
    KClO3与MnO2共热
    D.
    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化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下列关于反应4+322 (注:0、+3、-2表示元素化合价)所进行的判断推理中,正确的是( )
    ①氧气使铝发生氧化反应,故氧气具有氧化性
    ②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则降低为-2价.
    ③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因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
    ④金属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其元素化合价升高,故铝具有还原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待氧气耗尽时得到20g气体,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11.2g,则反应前密闭的容器中氧气的质量克数是( )
    A.16g
    B.13.2g
    C.6.4g
    D.12.8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日常生活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物质,首先你要知道它的成分.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防毒面具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________;
    (3)天然气中的“气’’是________;
    (4)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市许多区、县的地下贮藏着大量的碳酸钙,由碳酸钙构成的地貌特点是溶洞、钟乳石等奇观多,其原因是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碳酸钙会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而溶于水中.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又分解生成碳酸钙而沉积形成不同奇观.请回答问题:
    (1)这些区、县的天然水中一定含较多的________;这种水属于________(选填硬水、软水),用水壶烧这种水会形成________;
    (2)这些区、县的工业生产中,石灰厂、水泥厂较多,原因是________;有些地方还盛产建筑、装饰用的材料,俗名叫________,它与钟乳石的化学成分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粒子  属于何种粒子,请你作出判断:
    (1)①例:如果n小于10,则该粒子是阴离子;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如果该粒子所表示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11,请写出该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比、分析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反应
    ①Fe+2HCl=FeCl2+H2↑;②Fe+CuSO4=FeSO4+Cu;③Cl2+2KBr=2KCI+Br2;④Br2+2KI=2K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是都属于________反应.请你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条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从第①个反应中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从第②个反应中可推出Cu和Fe的化学活动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
    (3)通过第②个反应的推论,再迁移到第③④个反应中,可得出I2、Br2、Cl2三种单质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A、B、C是常见的酸和碱,它们能相互发生如下反应:A+B=NaCl+H2O;C+BaCl2=BaSO4↓+A,试判断A、B、C各为何种物质.并填空: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
    (3)写出有C物质参加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植物生长需要氮,氯化铵[NH4Cl]是一种常用的氮肥.计算并回答:
    (1)氯化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氯化铵不能跟熟石灰混用的原因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①据报道,某地制钠(Na)厂发生了一起氯气(C12)泄漏事故.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这一信息猜想,该制钠厂生产需要购进的一种原料.该原料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某同学在兴趣小组活动时,将MnO2、CaO、Mg(NO32三种物质与H2O2溶液混合.请你帮助他分析推断,该物质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根据科学探究方法,它们分别为两组对照实验,a、c为一组,a是研究实验,c为对照实验.这一组的变量是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实验说明可燃物的________是燃烧条件之一,即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a、b这组实验中,________是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此时a着火燃烧而b不燃烧,说明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要使b处白磷发生燃烧,在本实验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草酸(H2C2O4)是一种无色固体,实验室用来加热制取CO气体,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

    (1)加热草酸制CO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选填: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装置)
    (2)为探究草酸分解一定生成了CO和CO2,小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________;
    ②混合气体通过乙瓶和丙瓶,得到的是________;
    ③丁处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戊处进行尾气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 题
  1.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完成下列内容:
    (1)[提出问题]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白色粉末,瓶上标签已失去.他将该粉末取少量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
    酸,有气泡产生.为鉴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作了如下探究:
    (2)[猜想与假设]该气体可能是CO2
    (3)[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一支玻璃棒蘸取少许澄清石灰
    水,插入产生气体的试管中
    玻璃棒上有白色的物质产生 方程式;______
    该气体是CO2,由此可判断该白色
    粉末是碳酸盐
    (4)[讨论与反思]
    已知白色碳酸盐有Na2CO3,、K2CO3,、CaCO3、BaCO3等.他做了分类归纳:
    归纳1:该白色粉末是Na2CO3、K2CO3等可溶性物质
    归纳2:该白色粉末是CaCO3、BaCO3等不溶性物质
    (5)[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再注入适量水,振荡,粉末全部溶解
    ②在①中滴人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该粉末是______.
    请你思考判断:该同学做的上述实验中,是否有必要做第②步?______,为什么?______.
    (6)[计算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该同学为确定白色粉末为何种碳酸盐,进行了定量探究.他称取白色粉末6.9g,与20g稀盐酸混合,刚好完全反应.此时称量,溶液质量为24.7g.求:
    ①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克数;
    ②计算确定白色粉末是碳酸钠还是碳酸钾;
    ③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