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8 题
  1. 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

    D.已分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其遗传物质有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释放能量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

    B.植物根尖细胞生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C3还原时所需ATP来自光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prps蛋白转变成prp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图示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

    B.prps转化成prpsc时有正反馈效应

    C.若控制prps的基因的全部碱基中A占20%,则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2∶3

    D.DNA、酶以及激素的合成与prps一样都是需要模板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含两个神经元,两个突触

    B.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C.若抑制细胞呼吸,则会影响兴奋由I到Ⅱ的传递

    D.刺激b或d上某点,a、c处均可检测到兴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3、Ⅱ7均带有致病基因。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4、Ⅱ6为杂合子的几率均为2/3

    C.Ⅱ3、Ⅱ4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几率为1/6

    D.Ⅲ8产生的配子中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1/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家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于1993年,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 杆菌的伴胞晶体蛋白基因(目的基因),通过含抗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导入棉花离体体细胞中,再经MS培养基筛选培养,从而成功培育出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处理离体细胞,获得去壁体细胞

    B、培育体细胞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青霉素

    C、用相应探针检测愈伤组织的基因,可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

    D、用相应探针检测所培育植株基因,可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碎屑涂抹在健那绿染液中制片,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发现蓝绿色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经过盐酸水解

    D.提取叶绿体色素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可能是因为未加入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被部分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

    A.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没有改变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6分)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如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          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一般采用          法分离光合色素;

    (2)图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加”或“减少”);e~f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填“温度”“光照”或“CO2”)。

    (4)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5)根据图中数据能否计算出该植物在6:30的总光合速率,试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分)豚鼠毛色的黄色基因R与白色基因r是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Rr的异常黄色雌豚鼠甲(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

    (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其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       

    (2)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或者是         (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分)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 -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下图:

    (1)若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____________渠道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 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 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__________。

    (3)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_____________(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4)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_____、出生率总体水平____。

    (5)长爪沙鼠喜居于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常见于荒漠草原,其体内         激素水平一般较高,这是                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