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9 题,简答题 1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

    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

    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

    D、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

    D、“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花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潜望镜       B、小孔成像       C、光的色散       D、放大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是5m。现在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是3 m,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视力表的距离是5m

    D、人到镜子的距离是2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

    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

    C. 升华、液化   D. 凝华、液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放映时,白色幕布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用一个纸条做的模拟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利用该模拟实验可以说明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820cm=__________m

    (2)360km/h=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物理学中噪声的波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晚上,一位同学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板和平面镜,从侧面看去,他看到的现象是镜子看上去      ,(填“亮”或“暗”)因为光在镜子表面发生     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空的饮料瓶,因为       而易发生火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位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某次实验蜡烛距透镜28 cm,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像的特点是        ,据此人们制成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小雪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污水在净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其中        需要放出热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你说出它的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些,调整方法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晶体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烧杯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加热方式的好处是:      

    (2)该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4)通过对图2图像的观察,写出加热萘使其熔化时的物理规律:      

    (5)设计记录萘熔化过程的表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声现象和光现象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物理现象,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结合你的学习,分别指出一项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不同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碗底放一枚硬币S,向碗里倒水后,会观察到“硬币”上升,如图所示.请将眼

    睛看到硬币像S′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只蜡烛的要求是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         (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

    是lO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l)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       

    (2)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如何摆放:

    如何调整:         

    (3)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3)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野兔在草地上以18m/s 的速度向前方54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4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过计算说明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