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名句名篇 3 题,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3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横线字注音

    寒xuān________   万马齐yīn_______     杜zhuàn_________

    烙_________     光__________      押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罟不入洿池     (    )

    (2)涂有饿殍而不知   (    )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   )

    (5)声非加也(     )

    (6)六世之余烈   (   )

    (7)内立法度, 耕织  (   )

    (8)不珍器重宝肥绕之地  (   )

    (9)古之学者必有师  (   )

    (10)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连用靛青、冰等五个比喻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阐述明了“君子”学习的意义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一文中,韩愈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应该以能者为师,该观点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反映客观事实之上。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外连横而诸侯

    A.素留侯张良    B.天下集响应

    C.而学于师     D.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

    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 王道之始也;④ 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以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这一节除了进行环境描写,最主要的作用还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贾府的主要人物。其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动作描写生动形象,人物的出场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B.《祝福》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其中祥林嫂再嫁深山时出格的反抗举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

    C.《老人与海》不重在描述故事,而重在表现哲理,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故事和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桑地亚哥只是一个命途多舛的渔夫,同时他也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小说表现了“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 的主题。

    D.第一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既有展示中国清代大家族生活的《红楼梦》,也有表现现代社会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还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___________描写,用的是_______的手法;②③是模拟_______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_______性格,这是宝玉的本质特点,用的是______的手法。

    2.“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贾宝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对于深陷危机的巴西足球队,外界唱衰的论调尤甚。巴西人能让这些担忧随着奥运的开幕_______吗?

    (2)岁月变迁,曾经在上海街头风光一时的老艺人们___________,经历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3)由于森林不断退化和消失,至上世纪90年代末,东北虎在中国境风基本_____________。

    A.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风流云散

    B.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C.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D.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了名为“校园最美笔记”的评选活动,三名同学的课堂笔记被校博物馆收藏,一同与学界泰斗们当年的学习笔记展出。

    B.在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日益迫近的新形势下,保证高素质、高质量劳动力人口增加,是我们延续人口红利期、提升经济社会建设质量的关键。

    C.主管部门本着鼓励原创为原则,没有直接断掉网剧的活路,在出品方对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后,网剧可以重新上线。

    D.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既面临着许多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矛盾又叠加、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创新的源泉和创新力的形成上,_________。所以,要将创新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必须牢牢掌握实现转化的根本点,如此才能脚踏实地推进全社会的创新发展。

    ①我们不仅要高举创新发展的旗帜

    ②更要大力加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

    ③眼睛不能只盯住创新的末端

    ④而且要思考创新的源泉在哪里

    ⑤而忽视了创新的基础建设

    ⑥提倡创新发展,践行创新发展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④②⑤⑥③

    C.⑥①④②③⑤       D.⑥③⑤①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训俭示康①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②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枣、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③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昔正考父④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 ,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⑤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康:司马光之子司马康。②先公:司马光称他死去的父亲。③封丘门:疑是汴京北面一城门的俗称。④正考父:春秋宋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⑤公叔文子:春秋卫国大夫公叔发,其子为公叔戌。

    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干:求取

    B.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类:大都

    C.而自奉若此,宜少从众                       少:稍微

    D.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习:熟悉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训俭”意图的一组是(   )

    ①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②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③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④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⑤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

    ⑥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自己,选取平生崇尚节俭的言行;写先父,选取为官时俭朴待客的情况。父子二人的事例既突出了家风的纯朴,又使后辈读来兴趣盎然,倍感亲切。

    B.文中引述三位重臣深谋远虑的事例来教育后代,从正面树立了俭朴的榜样。三个事例虽都是节俭,但论证的角度却各不相同。

    C.为了说明以俭得福,作者分别选取了正考父的“缩食”、季文子的“节用”以及管仲的“小器”三个事例,与后面不俭自败的两个事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作者引用御孙的话,是为了从道理上论证俭和侈的本质不同,使人从理性上受到启迪。该文所论虽是为子孙后代保全身家性命着想,但对于后世仍具有教育意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秦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癖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互不干涉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E.小说中作者借“初中男同学”之口,既赞赏父亲精湛的演技,也隐约透露出父亲一辈子未能出演主角的复杂心理,体现了作者的精妙构思。

    2.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父亲,把题目改为《我的父亲》更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对联“鸟在笼中,欲张飞无奈关羽;蜂在花上,既采蜜何必蜇人”中下联与上联对仗不工整,请用《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修改下联,使之对仗工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