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解答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
中等难度 3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瓦特
    D.焦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锅炉水位计
    B.
    拦河大坝
    C.
    下水管道
    D.
    用吸管喝饮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校国旗杆的顶端装有定滑轮,如图所示.定滑轮的作用是( )

    A.省力
    B.改变力的方向
    C.省功
    D.提高机械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剪刀刃做的很薄
    B.
    坦克车的车轮装有宽大的履带
    C.
    用钢丝切蛋器切鸭蛋
    D.
    用刀切苹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其中利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食物在冰箱中冷藏
    B.
    钻木取火
    C.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D.
    纸锅烧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从高处无动力向下运行的过程中( )

    A.机械能逐渐增大
    B.内能转化为动能
    C.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势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一般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处于静止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小东赤脚行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觉得沙子很烫;而在海水里却感到海水很凉.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沙滩上的沙子和海水相比较( )
    比热容c/[]J•-1
    沙石 0.92×103
    4.2×103


    A.沙子的质量较大
    B.海水的质量较大
    C.沙子的比热容大
    D.海水的比热容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静在实验室中测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的过程中所记录的时间及测量的距离,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

    A.0.18m/s
    B.0.3m/s
    C.0.45m/s
    D.0.75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抬起手推车的情形,为了减轻工人师傅的用力,在不卸砖的情况下,应该( )

    A.只需要把砖尽可能向后码放
    B.把砖尽可能向前码放,同时手握车把处尽量向前移
    C.把砖尽可能向前码放,同时手握车把处尽量向后移
    D.把砖尽可能向后码放,同时手握车把处尽量向后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剪指甲工具,小京在剪指甲时机械效率为90%.若指甲平均厚度为0.2mm,剪断一次指甲时,刀口与指甲间的平均作用力为4.5N.则( )

    A.剪断一次指甲的过程需要做的额外功是1J
    B.剪断一次指甲的过程需要做的有用功是1J
    C.剪断一次指甲的过程需要做的有用功是1×10-2J
    D.剪断一次指甲的过程需要做的总功是1×10-3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明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并阅读说明后,做出了如下的回答,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图说明固体扩散最快
    B.甲、乙和丙图说明只有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
    C.甲、乙和丙图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甲、乙和丙图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图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孩把橡皮筋拉长,势能转化为动能
    B.乙图中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势能转化为动能与内能
    C.丙图中人搓手取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液化气燃烧加热铁锅,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C.甲、乙图线相交时说明,甲、乙两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恰好为零
    D.甲、乙图线相交时说明,甲、乙两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恰好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提起重力G1=G2的重物至相同的高度h,若所用拉力F1=F2,已知甲的机械效率50%,则(不计绳重及摩擦)( )

    A.乙的机械效率75%
    B.乙的机械效率80%
    C.拉力F1做的功与拉力F2做的功之比3:2
    D.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2 题
  1. 李昕是中学生,她的身高大约是165________.(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图中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测定结果如图1、2所示.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表一进行分析判断,完成表二中的内容
    表一:
    材料 密度/kg•m-3
    11.3×103
    8.9×103
    钢、铁 7.9×103
    2.7×103
    表二:
    金属块的质量g 水的体积cm3 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cm3 金属块的体积cm3 金属块的密度g•cm-3 构成金属块的可能物质
    ______ 30 40 ______ _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要改变探头橡皮膜的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象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______液体温度升高较快(选填“A”或“B”);B液体的比热容比A液体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实验器材如图所示:比较光滑的水平桌面,带有凹槽的木板及木块、小钢球、条形磁铁.
    实验过程:
    (1)______.
    (2)把条形磁铁放置在水平桌面的适当位置,并在图中画出条形磁铁.
    (3)将小钢球再次放在凹槽顶端自由下落,观察______.
    实验分析与结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的漫画十分形象的表示了这位汽车驾驶员在开车时,因未使用安全带造成的严重后果.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辆汽车的水箱中共有冷却水4kg,若要使这些冷却水的温度从10℃升高到60℃,则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c=4.2×103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长征二号F型火箭全长58.3m,火箭及其配件质量为480t,由4个液体火箭助推器和芯一级、二级、整流罩、逃逸塔组成.用自身质量为120t的特大平板卡车把火箭运往发射基地.由于火箭很重、体积大,路面弯曲,给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平板卡车只能在夜间封闭路段后缓慢地匀速行驶运输.若水平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平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9m2,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特大平板卡车和火箭及其配件总重的0.25倍.(g取10N/kg)求:
    (1)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对路面的压力是多少牛?
    (2)为了防止行驶过程中损坏路面,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车卡车的车轮最少要多少个?
    (3)如果装有火箭及其配件的特大平板卡车匀速行驶2.4km,用时20min,求平板卡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如图所示,蓄水前水箱有部分水,浮子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当向水箱中蓄水时,水箱中的水达到图乙所示的1m深时,浮子A恰好堵住进水管口,此时浮子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浮子A只能沿图示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进水管口水深H,管口横截面积为25cm2,贮水箱底面积为0.8m2,浮子A重10N.(g取10N/kg)求:

    (1)浮子A的体积.
    (2)当水箱中水深达到1m时,贮水箱中水的质量.
    (3)进水管口水深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在A、B两点推门,手作用在A点比较容易把门推开,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__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________和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等高的酒精、水、水银(ρ酒精<ρ<ρ水银),比较各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可知:盛有水银的丙容器底部所受压强________.(选填“最小”或“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汽车在一次行驶过程中消耗了5kg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从射击架上有高压水枪竖直向上喷水柱,可以将一个底面积为150cm2开口向下的小铁盒顶在空中静止不动,已知高压水枪对小铁盒向上的压强为1000Pa.若高压水枪停止喷水,小铁盒将落到射击架上,小铁盒在下落到射击架上的过程中所受重力对它做的功是37.5J.则小铁盒射击架高度为________m.(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质量为8000t的潜水艇,在海面下150m处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搜索水下目标.完成搜索任务后停止前进,将水箱中的海水排出一部分,在关闭推进器的情况下匀速上升,匀速上升时受到海水的阻力为3.0×107N,最后浮出水面静止在海面上.那么潜水艇在海面静止时,露出海面的体积是其总体积的________倍.(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A)(B)所示,让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1)甲、乙两辆小车刚运动到水平表面时,________图中的小车速度大.
    (2)________图中的木块被小车推动后移动的距离长,由此说明小车对木块做的功多,小车具有的动能________.
    (3)图(C)(D)是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________的关系.实验表明(D)图中的小车能使木块运动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些.
    (4)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物体的________都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一个金属圆柱体的底面积是20cm2,圆柱体的高是________cm(如图甲所示).若将该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可以求出该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刚同学将六个不同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压力N 3 3 3
    受力面积(cm2 2 10 20
    下陷深度(cm) 2 1 0.5
    表二:
    实验序号 4 5 6
    压力N 4.5 4.5 4.5
    受力面积(cm2 10 20 30
    下陷深度(cm) 1.5 0.75 0.5
    表三:
    实验序号 7 8 9
    压力N 6 6 6
    受力面积(cm2 10 20 40
    下陷深度(cm) 2 1 0.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或7与8、8与9、7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三个表中的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