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书写 3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感谢的人物、事件和情感,体贴入微的家人,循循善诱的老师 ,朝夕相处的同学,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请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父母”、“那次比赛”、“老师鼓励我的目光”、“那次失败的经历”等,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例写,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3 题
  1. 书写题。

    请你用正楷字认真地抄写下面的语句,让家长、老师共同分享你练习书写的成绩吧!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后来发生了分qí(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散步》)

    (2)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dàn(   )的,今晨却开满了。(《荷叶·母亲》)

    (3)我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àn(   )放的花朵。(《再塑生命的人》)

    (4)看吧,由chéng(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济南的冬天》)

    (5)树尖上顶着一髻(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济南的冬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无声  (       )大量   (       )大悟   (       )不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8分,每句1分)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子在川上曰:“                                 。”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4)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6)《观沧海》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B. 爷爷返老还童,跟我玩起了打仗的游戏。

    C.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 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指出对下列各句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组(   )

    ① 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着的银练。

    ② 只要有对生活的远望和对自身力量的自信,那么整个一生将是一座庄严的时钟,一座洋溢着精神力量,并以其崇高的业绩使人震惊的、伟大的时钟。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④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 比喻  夸张  比喻  对偶   B. 夸张  借代  对比  比喻

    C. 比喻  借代  拟人  比喻   D. 比喻  比喻  拟人  对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本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广告片段,阅读后完成有关题目。

     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B、C、D的_______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语文综合性学习。

    生活处处有语文,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在生活学习语文的活动吧。

    (1)[趣味对联]下面的一幅对联已有上联,请用括号里的字组成下联。

    上联:冬去山清水秀     下联 :            (香、来、鸟、花、语、春)

    (2)[教师颂歌]教师节到了,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框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一支粉笔,      袖清风,启迪       秋智慧;

    下联:三尺讲台,四季沫雨,传递万世文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共17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公欣然曰       (2)四十而不惑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传不习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内容上分析,孔子这三句话依次讲的是学习方法、     ________         _____

    6.甲、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请说说喜欢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散   步

    莫怀戚

    ①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文中的哪一句话写出母亲是从严冬中熬过来的?

    2.阅读第⑦段,揣摩母亲变主意时的心理活动,把这种心理活动写下来。

    3.联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在句末的括号里打“√”,错的在句末的括号里打“×”。

    (1)这是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   )

    (2)尊老爱幼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具有的基本品质。(   )

    (3)幸福的家庭是能够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幸福感的。(   )

    (4)家庭矛盾中,长辈一定要谦让小辈。(   )

    4.请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家庭和谐”这一特点的语句,写在下面。

    5.《散步》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个家庭的三辈人,作者认为三辈人分别应该怎么做,家庭才会和美幸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花边饺里的母爱》,根据要求完成文后问题。”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

    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

    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

    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

    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

    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

    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

    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

    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 “妈

    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

    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

    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

    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

    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种,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 ”说着,

    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

    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

    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

    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

    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有删改)

    1.作者以      为线索,勾勒出                        两个故事,赞美了人间亲情的伟大。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结构作用是什么?

    4.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

    5.只是“小小的花边饺子”, 却凝聚着浓浓的爱意。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

    么请你也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写两句话,抒发对母爱(父爱)的赞美。(40字左右,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