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薄   缠绵红    短流长

    B.帛   熬      默  

    C.脚   树      露   粒无收

    D.奶   稀稀落   贿   一丘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琼筵    葱笼       平心而论      有志者事竞成

    B.羽觞    株连       浮想联翩      吉人自有天相

    C.秉烛    申辩       不径而走      坐收渔人之利  

    D.惊愕    表率       揠苗助长      万变不离其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以零容忍严惩腐败分子,显示了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

    B.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C.“迷惘的一代”这个称呼的来历,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

    D.2014年12月31日夜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因有目击者称“撒钱”导致混乱引发踩踏一说,引发网络热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眼看2014年就要从眼皮底下溜过,全世界媒体都在做着盘点,但一场新的灾难几乎是见缝插针地扑过来。北京时间12月28日7时24分,印度尼西亚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航班与雅加达塔台失联,机型为A320。

    B.当马谡失街亭后,大多数将领都认为马谡固然失误重大,但罪不容诛,且在随诸葛亮南征时屡次进言献计,颇有建树。

    C.三峡库区建设应有全局观念,既要考虑各区县产业的合理布局,更要考虑经济发展与库区环境的关系,只顾及本地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这种目无全牛的发展方式,最终会给库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D.他因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傲慢狂妄的个性,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庄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其人被称为“词中老杜”。

    B.《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风格的政治叙事诗。

    C.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

    D.赋,是有别于诗歌和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始于春秋赵荀卿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桥边的老人》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 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D.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绿阴冉冉遍天涯       ②青草池塘独听蛙      ③秋庭暮雨类轻埃 

    ④林莺啼到无声处       ⑤门外无人问落花。

    A.③②④⑤   B.⑤①④②    C.①②⑤④    D.⑤③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异乎三子者之撰

    A.故不我若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当立者,公子扶苏

    B.为:庖丁文惠君解牛       愿君快战

    C.而:善刀藏之           不敢言敢怒

    D.于:多机上之工女        虽然,每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 ①俗呰窳:俗习懒惰。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③遘悯:遭受患难。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          粥:出售

    B.岁苦旱而独收                 苦:为……所苦

    C.岁一再至而已                 再:两次

    D 得无有所恨耶                  恨:痛恨
    2.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

    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

    ③世无知君者矣

    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
    3.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A.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B.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C.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D.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

    (1)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世美堂后记》)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8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 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简析颔联第二句的表达效果。(3分)
    2.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的看法。(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6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           

    (2)            知来者之可追。

    (3)开琼筵以坐花,                

    (4)                     ,栗深林兮惊层巅。

    (5)五更鼓角声悲壮,              

    (6)              大块假我以文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太阳岛上

    包利民

    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然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次要看得仔细些!”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方!”

    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

    (《中外读点》)
    1.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4分)
    2.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动物园里的哑剧演员

    米科尔森

    一天,有一位失业的哑剧演员被一名动物园管理员突然抓住了。这位管理员解释说,动物园里那只最吸引人的大猩猩突然死了,为了吸引观众,他希望这位哑剧演员能够扮演那只大猩猩。

    第二天早晨,为了生存的哑剧演员便穿上大猩猩的套装走进笼子。他惊喜地发现,这还真是一桩难得的美差:他可以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几个月过后,人们对他有点厌倦了。他发现人们已经将注意力转向隔壁笼子里的那头狮子。他可不想失去观众的眼球。于是,他越过隔离墙,悬吊在狮子笼的顶上。自然,这让狮子火冒三丈,可观众们看得很开心。于是,动物园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动物园乐在心中,给这位哑剧演员涨了薪水。就这样,哑剧演员不断变着花样挑逗狮子,观众越越多,而他的薪水也跟着不断上涨。

    有一天,当他在狂暴的狮子头上表演倒挂金钩时,不小心从笼顶上掉了下,哑剧演员吓得魂飞魄散。他开始围着笼子跑,而狮子则在后面紧追不舍。最后,哑剧演员吓得尖叫起,“救命啊,救命啊!”狮子说时迟那时快,一个跳跃便将他按住了。哑剧演员看着气势汹汹的狮子,知道自己已经命在旦夕了。这时狮子却开口说话道:“赶快闭嘴,你这个傻瓜!你想让我们两个都被炒鱿鱼吗?”

    22.阅读全文后,谈谈这篇小说给你的思考。不少于100个字。(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按要求作文(60分)

    “百善孝为先”。李密为侍祖母汤药,报养祖母以尽其天年,辞官废远,堪称至“孝”;王勃趋庭,叨陪鲤对,陪侍父亲,聆听教诲,“孝”又有了新的内容。《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在社会新的转型时期,在全国上下大力宣讲道德模范的时候,你对“孝”又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自定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