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9 题
  1. 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

    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下表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A.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          B.德国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国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

    D.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趋向低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77年5月,法国议会以多数票赞成政府限制教权派的宣传,共和派的内阁总理西蒙接受这一决议。5月16日,总统麦克马洪以破坏出版法为由迫使总理西蒙辞职,任命君主派首领布罗伊公爵为总理。共和派强烈反对,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同意,解散了众议院。从中可以看出1877年的法国

    A.权力中心是总统,总统凌驾于议会和内阁之上

    B.共和制度面临挑战

    C.息统与议会代表不同的阶级,存在根本冲突

    D.总统实现了对内阁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A. 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B.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C. 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 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

    A. 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B. 共和派实际占据了优势

    C. 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定   D. 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下表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这反映近代德国

    A. 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C. 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D. 普鲁士拥有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观点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发展

    C.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D.赞同用和平方式推进政治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B.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C.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D. “由皇帝任命国家宰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83年茹费理出任法国总理,积极推行对越南和中国的扩张,后中法战争爆发。在中国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军费预算,遭到反对党群起而抨击。最终,预算案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离席,内阁各部长也跟随其后,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   )

    A.旨在抗议众议院反对通过预算案 

    B.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相悖

    C.说明法国奉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

    D.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运行机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学者吕一民说: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这部宪法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 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 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 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 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 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 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1875年宪法颁布以后,尽管多党制下的内阁变换不断,但宪法频繁变更的现象已经改变。这是由于

    A. 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B. 1875年宪法保障了人权

    C. 国际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

    D. 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例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了因工业起步晚而造成的不利条件。”与这一论述相一致的史实是(  )

    A.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发颁布推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B. 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使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C. 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使德国摆脱经济危机

    D. 1949年起联邦德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追溯于旧秩序下贵族为主的社会结构??旧制度统治的半封建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这种为法律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使法国的阶级矛盾处于紧张状态。”材料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以贵族为革命的唯一对象 

    B.追求社会平等的实现

    C.缺乏革命所需的经济基础 

    D.破坏了近代法治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 说明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B. 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C. 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 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2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248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二19世纪的下院建立起了委员会制度。每届议会期间总要成立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调查政府财政收支或某一行政工作或某一社会焦点问题,供议会立法或行使监督职能所用。19世纪末,委员会数量增多,达30多个,并出现常设委员会。……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下院的工作效率。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9世纪议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了体制内。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俾斯麦)要求通过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并把所有反对这一提议的人均说成是弑君者的同情分子。对此,代表右翼自由派的民族自由党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所提出的法案是“对帝国议会的宣战书”。与上次一样,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再次被议会多数派拒绝通过。

    ——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2)结合材料四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议会”做简要的概括。

    (3)综合以上回答,概述西方代议制度的发展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l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结下了深深的仇怨。二战以后,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法德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善,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终于使法德两国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发展到最终和解。

    ——摘编自梁瑞平《阿登纳与法德和解(1949—1963)》

    材料三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德国外交政策实行的历史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德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德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有何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初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解放战争中,一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主张把居住在欧洲境内的所有日耳曼血统的人统一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内。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了统一。19世纪60、70年代,以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居民实现政治统一为目标的理论和主张,后来发展为反映德国大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扩张野心的沙文主义思潮,又名“泛日耳曼主义”、“泛德意志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出现了各种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团体,最有名的是1891手成立的泛日耳曼同盟(又译泛德意志同盟——同盟的机关报《泛日耳曼报》炮制和宣扬“地缘政治学”、“生存空间论”、“人种优劣论”、“武力决定论”等学说和理论。

    ——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以北美为例说明“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独立后的美国在民主法制道路上是怎样不断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指出,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前后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不同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