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2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2015年4月5日,乙未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海内外的万余中华儿女代表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史书记载,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唐”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国家实施了(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5年是清政府废除一种旧有的选官制度110周年,这种选官制度曾经在中国沿用了1300多年,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制度正式诞生于隋文帝时期       B.唐太宗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C.明朝考试范围仅限四书五经        D.戊戌变法时废除了该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旅行社安排北京故宫的某项旅游景点的解说词是:“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明内阁       D.清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深圳“大鹏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涌现了赖恩爵等一批杰出的抗击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以下人物与赖恩爵将军身份最为相似的是(   )

    A.郑和      B.文天祥       C.岳飞     D.郑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曹雪芹——《西游记》

    D.杜甫——《蜀道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孤儿”,使台湾沦为“孤儿”惨境的事件是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化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几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格的①和②空白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A.①工业革命  ②曾国藩            B.①辛亥革命  ②梁启超

    C.①五四运动  ②陈独秀            D.①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康有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100年前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社会变化,当时的时代主题最有可能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变法图强      D.和平、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2015年是他逝世90周年。下列与孙中山革命活动不相关的是(   )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北伐战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红军长征期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下列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B.会议在贵州贵阳举行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D.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国际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20世纪)①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②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③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④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一下对该网络段子解读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农业稳,天下安,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

    ①商鞅变法,奖励农耕       ②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

    A.一月革命                  B.二月逆流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香港“占中运动”挑唆大陆与香港的矛盾,破坏香港安定。但港商李嘉诚认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如果没有自由行,股票会跌1000点以上。事实上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这说明(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曾成功解决了会议的分歧。下列成语最能反映这一史实的是(   )

    A.不计前嫌      B.三顾茅庐       C.唇亡齿寒      D.求同存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西方文明产生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D.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这个国家诞生于台伯河畔,于公元前509年前建立了共和国,为争得地中海的霸权与迦太基展开了长期争霸,全盛时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思想革命和科学革命深刻影响着欧洲的近代化。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但丁——《神曲》             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C.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先驱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5年2月28日柴静上传的雾霾调查记录片《穹顶之下》24小时内的点击数破亿,影片指出烧煤炭是中国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下发明中使煤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他在1933年就任总统的时候,正是美国处在空前经济恐慌之时,但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是指美国总统(   )

    A.林肯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这种政治经济模式是(   )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法国是死对头。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人和法国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由“我是德国人”、“我是法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观点变化的社会背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联合国的建立   C.欧洲联合趋势形成   D.苏联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北京时间2014年9月10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 iPhone 6。一部iPhone6手机,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   )

    A.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

    B.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避免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材料一:

    材料二: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访问时演讲

    图二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  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使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发挥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注: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习近平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演讲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①和②处分别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请分别填出①和②所代表的地名。

    问题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材料二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科技成就?

    问题三: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个历史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主要物品有什么变化?

    问题四:今年将迎来郑和首次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根据材料二,请说说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历史意义?问题五:与郑和下西洋同一世纪的欧洲有什么航海活动?(1分)这一航海活动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问题六: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 “一带一路”建设有何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5年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2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反思一“败”一“胜”,回首中日关系发展的脉络,更能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图三  日本唐招提寺的鉴真塑像

    【各自探索】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侵略抗争】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中日两国历史上哪一友好交往的史实?分当时中国处于哪一朝代?

    问题二:材料二、三反映了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各自进行了哪一探索?概括中日两国的探索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问题三:经历过改革后的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

    问题四: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为什么依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给了日本?

    问题五: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问题六:以史鉴今,请谈谈你对发展中日两国关系有何建议?(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材料三:

    材料四: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材料五:习近平2013年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与民主政治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

    问题二: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通过这一文件,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问题三:材料三的“政府结构示意图”是依据哪一文件构建起来的?通过这一文件,美国确立了什么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政治理念源自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问题四: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这一政治理念源自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当时把教皇比作是“两只脚的禽兽”的思想家是谁?

    问题五: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