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图中,在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面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哪个阶段

    A.(1)→(2)      B.(2)→(3)

    C.(3)→(4)      D.(4)→(5)

    2.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阶段是

    A.(1)  B.(2)   C.(4)  D.(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国家的人口资料图”,下列有关该国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从经济水平看属发达国家

    B.该国人口增长快但产业结构合理,因而失业问题并不严重

    C.该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

    D.该国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迅速和人口分布不均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3.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亚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  贵州   B.重庆  湖北

    C.安徽   上海  D.山东   河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广州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广州市人口已超过1 400万,离该市1 5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已迫近“临界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500万”的数值是

    A.人口合理容量    B.最适宜人口数量

    C.环境人口容量     D.确定不变的

    2.下列措施可以使“150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

    A.控制人口的增长

    B.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

    C.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调入

    D.努力开发当地淡水资源以解决供水紧张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3.该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分散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中学      乙:早点铺      丙:专业医院

    B.甲:小学      乙:五星级宾馆  丙:大型超市

    C.甲:汽车销售   乙:珠宝商行    丙:大型音乐厅

    D.甲:茶馆      乙:咖啡店      丙:酒吧

    2.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界线分明,偶有交错        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的不同等级规模图”(图甲)和“某个区域的城镇等级规模图”(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体现出城镇规模、等级、数目之间的关系为

    ①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多   ②城镇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目越少

    ③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多  ④城镇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数目越少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甲、乙两区域的城镇规模体系的差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较,甲区域城镇规模较大,乙区域城镇规模较小

    B.甲区域次级城镇有2个,乙区域只有1个

    C.甲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都多于乙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

    D.甲、乙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乙区域的城镇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较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矿产       D.气候

    2.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人口变动情况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反映该区域总人口变化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1990年以后,图中④曲线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工业化快速发展          B.婚育观念转变

    C.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图所示的含义是

    A.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工业化     D.逆城市化

    2.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

    D.环城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下图,分析下列工厂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A.①啤酒厂 ②钢铁厂 ③印刷厂 ④化工厂

    B.①钢铁厂 ③啤酒厂 ④化工厂 ⑤水果罐头厂

    C.③水果罐头厂 ④钢铁厂 ⑥印刷厂 ⑦啤酒厂

    D.①印刷厂 ②化工厂 ⑥电子软件厂 ⑦啤酒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图中显示工业为该地区主导产业,其中受市场区位指向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下面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

    A.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

    B.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下列小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铁矿石丰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2.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

    3.近几年,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鞍山市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1758年被英国殖民者夺取,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变得复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0世纪50年代后,“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不包括

    A.资源枯竭            B.劳动力素质低

    C.企业老化,技术落后     D.环境污染严重

    2.匹兹堡再生阶段向“知识城”转化,对我国面临类似困境的工业城市的启示是

    ①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②将无增长潜力的企业搬向郊区

    ③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治理污染,改造投资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下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在图11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其理由是?

    (4)图中④处最适宜建的工厂是_________(选择代码)①电镀厂②自来水厂③印刷厂④炼油厂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6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4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降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年份(年)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分析该城市降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