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4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宣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

    (本句运用了什幺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⑵【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3.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第⑯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

    5.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将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参差荇菜,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诗经·关睢》)

    (3).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5).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8).__________,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4 题
  1. (题文)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在“他”的心目中,可投奔、可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另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____。

    (2)该名著的作者长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选段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请结合原著,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名著阅读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 4•进去,汗马上 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他”指的 _______。

    (2) 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请节。(要求各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耳聋,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的乱蛇”。

    (1)此语段是《名人传》中对_____(人物)的描写,作者是_____。

    (2)文段选自的作品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名人传》是作者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1)-(2)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片段三)“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_____;(片断二)中的“他”是指_____;(片断三)中的“他”是_____,这是作者对“他”一生的评论和总结。

    (2)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2018年2月4日,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一场毕业典礼格外受关注。81岁的“奶奶同学”薛敏修完成了所有专升本课程的学习,在这一天拿到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科毕业证书。薛敏修在1957年与1959年先后两次参加高考,却因各种因素未能入学。恢复高考以后,她又受限于“未婚,年龄低于25岁”的报考条件。60年过去了,她依然记得当年的梦想,并实现了它。薛敏修不仅拿到了天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学位,更惊人的是,她会五门语言,会制作Excel表格,会PS,还喜欢摄影、滑冰、游泳、骑车、田径……薛敏修以81岁高龄完成本科学业,其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她每天5点起床,3年不看电视,凭借日复一日地勤奋刻苦,才克服了求学路上的诸多难题。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完成一篇600以上的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爬山虎

    和春天一起发芽的

    除了三月就是爬山虎

    爬山虎是最富个性的植物和种族

    看它柔嫩的藤蔓,透红的卷须

    无论风雨,无论云雾

    眼睛总是盯着前方

    不需云梯,不要缆索

    总是横着肩膀向上,不停半步

    攀登,攀登,攀登

    仿佛攀登就是它生活的全部

    是要腾上九天剪取云霞

    是要蹿上夜空采摘珍珠

    ……

    【接自李瑛《春天的故事(组诗)》】

    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