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其他题 3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3 题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这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语文之旅。我们在北国领略惟余mǎng mǎng(   )的雪景,在静mì (   )的深夜倾听星星变奏曲,在傅雷的家中感受一个父亲对儿子的shì(   ) 犊之情,在雨果的故乡欣赏伏尔泰ruì (   )智的微笑……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彩的风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1)扶苏以谏故                (2)长跪而之曰             

    (3)利南海                   (4)也泛轻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凡三往,见       丹书帛曰

    B.秦王怫怒         谓为信

    C.上使外将兵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人迹板桥霜。

    (2)                        ,村南村北响缲车。

    (3)右手秉遗穗,                

    (4)                    ,载不动许多愁。

    (5)马作的卢飞快,                   

    (6)斜晖脉脉水悠悠,                     

    (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                                。”的诗句,表达了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撒播芳香的高洁坚贞情怀。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的诗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愿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一)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上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实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里斯多夫也好像说过的。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以上这段话出自      ,是父亲写给儿子       的。这部作品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的指导。作者告诉孩子         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二)“知识就是力量”是      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他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      

    领域内的建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1)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常常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2)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她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心里既嫉妒又眼馋。

    (3)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便不再用反面,也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以后还给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4)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不知道要搬到哪儿,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丢了东西似的。知道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有去上学,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终于,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车厢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可没有说出来,车速很快,一溜烟从眼前过去了。

    (5)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同桌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用过的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 ”

    (6)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           ,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7)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一跳……

    (8)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9)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此生也就无憾了。

    (10)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 不是很好吗?”

    (11)他摇了摇头。

    (12)主持人又说:“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

    (13)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沭浴着温暖的阳光……”

    (14)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旦打开,味道就淡了。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吧。”

    (15)信是那位主持人写的,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她已于三年前病逝。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删改)

    1.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男孩此时的心理活动。

    3.第④段写到了女孩的哥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这一人物的出现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请简析第(15)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请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3.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简要概括。

    4.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词中画线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绘。

    2.末句写残照“怪”人过早催它离开,修辞上有何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先主①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②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资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

    【注】①先主:指刘备。 ②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谓当出贵人 (   )       (2)自见其耳   (   )

    (3)下人     (   )        (4)先主由得用合徒众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2)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4.文中刘元起称赞少年刘备“非常人也”,请你简要说说:文中表现了少年刘备哪些可贵的不同常人之处?(可用原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面朝大海,跑赢未来”11月13日上午8时,随着一声“枪响”, 由中国田径协会、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万众瞩目的吉利汽车2016台州国际马拉比赛正式开跑!起跑线上,来自14个国家,近1万名参赛选手悉数应声出发,一路奔跑。这不仅是一场国际A级马拉松赛事,同时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群众体育运动。很多人利用“家门口”的优势,一大早就前来观看,为选手们加油。

    请你针对此赛事,或描述比赛场面,或发表自己的感想,或阐述活动意义。字数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身为宇宙之主宰,亦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

    请你以“感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能出现学校、班级和具体姓名;③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00 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