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用量筒量取10mL水,采取俯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实际取水量为( )
    A.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估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该小组为正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本方论据的是( )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限制“三废”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用的燃料越来越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能混入其他气体,可以使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
    B.红磷
    C.硫
    D.蜡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稀有气体
    C.人呼出的气体
    D.净化后的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人把食品按来源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其含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按照这一观点,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菜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实验时不小心使洒出的酒精着火,应立即( )①用湿布盖灭;②用嘴吹灭;③用砂子撒盖;④用水泼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或表面可能含有油漆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木折断
    B.房屋倒塌
    C.铁轨生锈
    D.道路冲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若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出现试管炸裂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
    D.试管夹在中上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氧气、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下列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带铁圈)其中可用于给50mL液体加热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先把铁钉放在管口再慢慢竖起来
    B.
    起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C.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用纳米材料制成的用品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那么纳米铜具有的性质是( )
    A.超塑延展性
    B.颜色为红色
    C.导热性
    D.导电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1)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 ________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2)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可能是氮气(N2),原因是 ________.
    这么快就完成了,你真棒!不过希望你再回头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________;实验验证的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用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
    (2)用剩的药品应该________,不要________,也不要________,更不要________.
    (3)从细口瓶中倒取液体药品时,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
    (4)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
    (5)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
    (6)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
    (7)某同学要对化学实验室中空气质量进行检测,需要对室内气体取样,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出化学实验室里的气体样品?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操作方法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两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用A、B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A中燃烧比在B中燃烧更旺.从以上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的性质有:
    (1)________;
    (2)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只答三点即可).
    (2)丙实验进行时,瓶底为什么要铺少量的沙或水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象串串珍珠,珍珠泉因此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
    (1)这种集气法叫________.针对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________导管(填A或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的,请仔细回忆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完成下列内容: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石蜡______溶于水,硬度______.
    (2)点燃蜡烛时,可以看到蜡烛先______,后______,前者是______变化,后者是______变化.
    (3)蜡烛燃烧时,若将白瓷板压在火焰上,会观察到白瓷板上有______色的物质;若用冷而干燥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______;若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可观察到烧杯壁上______;若用一根玻璃管插到焰心,则在玻璃管的另一端会看到______.
    (4)熄灭蜡烛时,立即在离灯芯约0.5cm处点火,蜡烛又会燃烧,则说明蜡烛燃烧时是______在燃烧.
    (5)烛焰从内往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三部分火焰的颜色是不同的,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烛芯附近的火焰中,1~2秒钟后取出,发现处在外焰的部分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实验步骤有:①先用止水夹子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③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上塞子;④燃烧完毕后,打开夹子等.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
    (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______,约达到广口瓶体积的______为止.如果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写一种即可)______;
    (3)上述现象说明,空气主要由能支持燃烧的______气(约占______和性质较稳定的______气(约占______)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些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潮湿了,她在家中也曾发现过饼干受潮会变软,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______.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或化学知识另举两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2)①根据______,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②根据______,判断氧气含量不同;③根据______,判断水蒸气含量不同.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你能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和二氧化硫;
    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
    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______(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
    (2)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______(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为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数小时后发现______,U型管内的液面A处______(填“上升”或“下降”),B处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发现______.该实验说明动物吸入______(填气体名称),呼出______(填气体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