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

                

    戽斗           手摇翻车      脚踏翻车       高转筒车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反映当地(     )

    A.大力治理黄河基本消除了水患

    B. 农民丰衣足食促进了商业发展

    C.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D. 采用铁犁牛耕提高了农业产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经济现象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

    ③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夜市

    ④出现了技术比较先进的“灌钢法”

    A. ①④③②                 B. 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同学参加历史知识竞赛,遇到一题四大发明的题,难以确定,向你求助,你认为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活字印刷书籍出现于元朝           D.“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

    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可能最适合(   )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B.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C.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            D.1840年以后的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的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可还炮。”日本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对其历史的解释 

    B.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原始记录彼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成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鸦片战争                   B.中英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记载“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

    ②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

    ③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毛泽东赞同地说:“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缓和局势、和平共处,本是我们的口号,现在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尼赫鲁都说了,形势大变了,我们应与一切愿与我建立关系的国家建立工作。”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

    ①新中国决定以真正的不结盟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

    ②新中国开始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③新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断,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告台湾同胞书》 

    B.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的谈话

    C.九二共识

    D.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中美建交                D.中日邦交正常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等开展合作的新特点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今的国际重大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中的国际组织依据我国恢复或加入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雅典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机构中,主要的部门有(   )

    ①公民大会 ②氏族贵族会议 ③五百人议事会 ④民众法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罗马法是指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有(  )

    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疆域的不断扩大

    ③居民成份的日趋复杂

    ④为近代法律奠定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那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    )

    A.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C.波及到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D.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加试题】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加试题】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加试题】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加试题】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希望英王劝止日本割台。但英政府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符合英国宫廷习惯。”据此你认为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是(     )

    A.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B.英国默许日本对华侵略

    C.不符合国际惯例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列举两个具体史实)(4分)

    (2)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到的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图一   五经书影               图二 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加试题】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4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此约法实行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之一”?(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加试题】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英、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一

    ——《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2分)试评价这一观点。(2分)

    材料二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2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2分)材料四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1分)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导致中英、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