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5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物体的质量不变,乙物体的质量增加到原   来的2倍,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A.F/2   B.F         C.4F          D. 8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机械能的变化等于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q,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和F成正比,E和q成反比

    B.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

    C.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改变,方向相反

    D.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静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的各点电势可能相等,场强大小一定不相等

    B.在静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的各点电势一定降低,场强大小不一定相等

    C.在静电场中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一定相等,场强也一定相等

    D.在静电场中,点电荷q沿任意路径从a点移至b点,只要a、b在同一等势面上,则电场力一定不做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质量为m,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的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它的加速度为a时,速度为v,测得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1,假设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则它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

    A.v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表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电荷量为1.6×10-9 C的正电荷从A经B、C到   达D点.则从A到D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

    A.4.8×10-8 J

    B.-4.8×10-8 J

    C.8.0×10-8 J

    D.-8.0×10-8 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一电子在外力作用下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运动,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所受的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

    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

    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嫦娥一号”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近地点P处(距地面600 km),将发动机短时点火,实施变轨,变轨后卫星进入远地点高度约为37万km的椭圆轨道Ⅱ,直接奔向月球,则卫星在近地点变轨后的运行速度(    )

    A.小于7.9 km/s

    B.大于7.9 km/s,小于11.2 km/s

    C.大于11.2 km/s

    D.大于11.2 km/s,小于16.7 k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航天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v=                    B.角速度ω=

    C.运行周期T=2π                D.向心加速度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质子(11H)和α粒子(24He),以相同的初动能垂直射入偏转电场 ( 粒子不计重力),则这两个粒子射出电场时的侧位移y之比为(    )

    A.1∶1                      B.1∶2

    C.2∶1                      D.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mA=2mB不计摩擦阻力,A物体自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且B物体始终在水平台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当物体A的动能与其势能相等时,物体A距地面高度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三根等长的细绝缘棒组成等边三角形,P点为三角形的中心,三根棒带有均匀分布的等量正电荷,此时测得P点的电势为(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为E0.现将BC棒取走,AB、AC棒的电荷分布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电势变为2/3

    B.P点的电势变为/3

    C.P点的电场强度增大

    D.P点的电场强度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静电计相连接后,给电容器带上一定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偏转指示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现保持B极板不动,而要使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增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________ .

    A.A板向右移一些

    B.A板向左移一些

    C.A板向上移一些

    D.在MN之间插入一片有机玻璃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 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 J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5 题
  1. (8分)质量为2 kg的铅球从离地面2 m高处自由落下,陷入沙坑中2 cm深处,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v ;

    (2) 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F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素有“陆地冲浪”之称的滑板运动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如图5所示是由足够长的斜直轨道,半径R1=2 m的凹形圆弧轨道和半径R2=3.6 m的凸形圆弧轨道三部分组成的模拟滑板组合轨道.这三部分轨道依次平滑连接,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M点为凹形圆弧轨道的最低点,N点为凸形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凸形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M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1 kg的滑板从斜直轨道上的P点无初速度滑下,经M点滑向N点,P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3.2 m,不计一切阻力,g取10 m/s2.求:

    (1) 滑板滑至M点时,轨道对滑板的支持力;

    (2) 若滑板滑至N点时对轨道恰好无压力,则滑板的下滑点P距水平面的高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8分)“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2012年6月18日14时07分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并于6月24日12时55分第一次实现了手动交会对接,使我国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实验获得重大成功。

    (1)如图所示,为“神舟九号”的示意图,P1、P2、P3、P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神舟九号”提供动力,但不会使其转动。当“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运行,相距30m停泊(相对静止)时,若仅开动发动机P1使“神舟九号”瞬间获得大于“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则它们能否实现交会对接?( 只答“能”或“不能” )

    (2)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组合体运行的圆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那么,组合体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8分)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θ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

    (2)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与出发点之间的电势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M点为斜面上的最低点,D点为O点在斜面上的垂足,N点为斜面上另一点,且OM=ON。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5m/s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又滑回到M点,速度变为3m/s.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可视为点电荷。

    (1)带负电的小物体从M向N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如何变化?电场力共做了多少功?

    (2)N点的高度h为多少?

    (3)若物体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为4m/s,求物体第二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