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苯中含有C-C单键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CHCl3中含有的C-H键数为0.1NA

    C.1.4g C2H4和C3H8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1 NA

    D.13克溶有乙炔的苯乙烯,其所含的电子数目为7 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到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B.CH3CH2NO2与H2N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C.氯乙烷结构简式:CH2ClCH2Cl

    D.C2H4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电子式为

    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式:

    D.重水的化学式为 21H2O(或D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的氧原子: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基态 Cr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44s2

    D.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中滴加丁可能发生反应:HCO3—+ Ba2++OH—= BaCO3↓+ H2O

    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I—、NO3—、SO42—

    C.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

    D.甲为NaHCO3,乙为 AlCl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98.3%的硫酸加入到稀氢氧化钡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

    B.向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3NH4++Fe3++3SO42-+3Ba2++6OH-=3BaSO4↓+Fe(OH)3↓+3NH3·H2O

    C.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4H+═2I2+2H2O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小于0.1NA

    C.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D.2.1gDTO中所含中子数为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C—H的数目为3NA

    C.25℃时,pH=2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为0.01NA

    D.5.6 g Fe与一定量稀硝酸反应,Fe完全溶解时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为a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在相同条件下),则a可能为(   )

    A.0.40       B.0.60       C.0.70       D.0.8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况下Cl23.36L,Cl2全部被还原,最终测得溶液中c(Br-)是c(Cl-)的一半,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   )

    A.0.75     B.1.5    C.2    D.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AgOH固体可用氨水溶解而洗去

    B.可用氨水鉴别AlCl3、AgNO3和CuSO4三种溶液

    C.向氨水中滴加CuSO4溶液至过量,先产生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

    D.加热碘单质,产生紫色蒸气,这个过程克服了范德华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除W0外)的是(   )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

    测量数据

    A

    滴定法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

    消耗盐酸的体积

    B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重

    C

    重量法

    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减轻的质量

    D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排水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11.2g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200mL的稀硝酸中并加热,固体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2.24L;将另一份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最后得到mg固体。下列有关说法:①c(HNO3)=2mol·L-l②c(HNO3)=0.5mol·L-1③m=8.0④m=7.2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是该过程的最终产物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

    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和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能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需使用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

    序号

    CO2

    HCl

    CO2

    NO2

    CO2

    SO2

    CO2

    SO2

    SO2

    NH3

    石灰水

    石灰水

    Ba(NO3)2

    BaCl2

    CaCl2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2    C.1:3     D.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对于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雨就是pH<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

    B.饱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NaHCO3后漂白性减弱

    C.烧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铁坩埚而不是石英坩埚、普通玻璃坩埚或陶瓷坩埚

    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含氮化合物是化学与工业中运用广泛的物质。

    (1)该小组利用电解原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进行H2还原NO的实验(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为介质,金属钯薄膜做电极)。铂电极B是____极,钯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若工业废水中的NO2- 的浓度约为1.0×10-4 mol·L-1 ,取工业废水5 mL 于试管中,滴加2滴0.1 mol·L-1 的硝酸银溶液,能否看到沉淀现象?试通过计算说明。(注:1mL溶液以20滴计;Ksp(AgNO2)=2×10-8)

    (3)已知键能数据,H-H 436,S=S 255,H-S 339,单位kJ/mol。请计算热化学方程式2H2(g) + S2(g) = 2H2S(g)的ΔH=___________

    (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Ⅰ、单质硅由于其成熟的生产工艺, 丰富的生产原料及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行业及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等,在二氧化碳氛围中通过利用金属钠来还原二氧化硅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得到硅,同时生成一种盐X,这相比起现有的生产工艺具有节约能耗的优势。

    (1)写出上述制备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原因是                 

    (3)盐X的溶液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和气体。写出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Ⅱ、某盐A有3种元素组成,易溶于水。将A加热,生成既不助燃,也不使湿润的红色或蓝色石蕊试纸变色的气体B和H2O。将A溶于水,进行下列实验:①酸性条件下与H2S作用生成淡黄色沉淀C,同时放出无色气体D,D在空气中转变为红棕色气体E;②当通入足量Cl2时,无明显现象,但将所得溶液浓缩后即可得到无色晶体盐F。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B的电子式:          

    (2)写出上述实验①、②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                        

    (3)D、E对环境有危害,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等物质的量的D、E混合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4)判断盐F的可能成份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F的成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I.过氧化钡常温下缓慢分解,不溶于水,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等。请回答:

    (1)Ba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BaO2在有水存在下,通过与二氧化碳作用,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aCl2在氨水中与H2O2反应可得到BaO2沉淀,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

    (4)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   )MnO4- + (   )BaO2 + __________= (    )Ba2++(    )Mn2+ + __________+(    )H2O

    Ⅱ、2.38g化合物甲,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后,得固体残留物乙1.82g和标准状况下896mL气体A,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溶液恢复至原色。所得固体残留物乙能全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中得溶液C和0.8g残留物D。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色。

    请推测并回答:

    (1)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

    (2)写出形成溶液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气体A通入溶液B中,发生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化合物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化合物甲中部分元素所形成的合金,在气体A中可逐渐形成化合物甲,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该说法的合理性: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