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20 题
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军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长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像
    D.观察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大
    B.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小
    C.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大
    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越来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拱桥倒影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钢笔错位
    D.
    森林间的光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应如何插法(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使用投影仪放映投影片时,银幕不动,为使银幕上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往上拉些
    B.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往下拉些
    C.投影仪移近屏幕,镜头往上拉些
    D.投影仪移近屏幕,镜头往下拉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0 题
  1. 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焦距(cm) 物到凸透镜距离(cm) 像到透镜距离(cm) 像的情况
    正、倒 大、小 虚、实
    凸透镜A  14 20 47 倒立   实像
    30 26 缩小
    40 22 缩小
    60 18 缩小
    凸透镜B 16 20 80 倒立 放大 实像
    30 34  
    40 27 缩小
    60 22 缩小
    请你完成上表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______.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简易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①______;
    ②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3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30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实验序号3中像距为______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________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__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白光通过红色玻璃后照射到绿布上,布呈________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猴子捞月时,猴子所看到的是月亮在水中所成的________(“实像或虚像”),这个像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次利用声呐测量海水的深度时,发出声波2.5s后接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工作的;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是利用________工作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的像,仔细观察分析此图后,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___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见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小红观察水中的鱼B,在图中画出人看到鱼的折射光路,并画出所看到的虚像的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利用身边常见易得的简陋器材,同样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现给你一把钢尺(辅助器材任选).请你仿照示例按要求将相应内容填入表中.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示例 探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用不同的力扳动钢尺,使其以不同的振幅发声(如图所示)
    你的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和确定像的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像附近并移动,想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