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伏(qián)漫(shuò)然(qiū)伶(pīnɡ)

    B.细(xiān)度(chǔn)庇(yìn)目(zhēn)

    C.业(sì)供(ɡěi)便言(pián)永(juàn)

    D.停(bó)拮(jū)百(gě)长(gā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笙箫横亘暮霭急不暇择

    B.敷衍尺牍端倪命途多舛

    C.懵懂战栗烦燥功亏一匮

    D.庇佑蛊惑难堪咄咄逼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B.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C.他对这些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D.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问题奶粉全面曝光以后,食品安全问题很快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B.“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C.我国大约近70%左右的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值得关注。

    D.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学校在教学楼内安装了屏蔽设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________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权势者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①左传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在叙事中敢于直言不讳,往往以“礼也”“非礼也”来评判人物或其行为,表现了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

    ②它的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③“褒贬劝惩,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

    ④它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

    ⑤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④③⑤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6分)

    热爱生命

    蒙田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侯,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下面不符合“哲人”习气的一项是

    A.打发、消磨时光

    B.回避、无视生命的存在

    C.把生命看成贱物

    D.天色不佳时,将“度日”看作“消磨光阴”

    2.对于“生之本质在于死”的含义或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享受生活,及时行乐,就可以说死而无憾。

    B.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死亡得以彰显和延续。

    C.生命一天天流逝促使人们看重生命的分量。

    D.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

    3.对“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话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生命本是“优越无比的”“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形成鲜明对比。

    B.作者引用这句话,意在强调“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过得丰盈饱满”。

    C.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作者表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D.概括了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寄希望于虚幻未来的消极人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谢云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真实地到来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⑤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⑥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燃旺的漫暖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朵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这,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⑦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时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令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侧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⑧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3分)

    2.“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的含意是什么?(4分)

    3.文章的题目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作者在第六、七两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记忆中的另一些事情,请分析这样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4分)

    4.本文作者借“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什么?(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

    B.假舆马者假:利用

    C.锲而不舍锲:雕刻

    D.而绝江河绝:断绝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线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尝终日思矣

    A.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二螯

    D.我决起飞,抢榆枋而止

    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

    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

    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

    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

    后天的努力。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做三题,每题2分,共6分)

    1.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4分)

    哭宣城善酿纪叟

    李白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这首五绝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最后一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李白________的思想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请按照要求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这一意思分别作出恰当的表述。

    (1)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________

    (2)在给下级的书面通知里: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请拟一条以“遵守交通规则”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明,至少使用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在10~20个字之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了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

    请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以“主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700字;⑶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