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哪家思想来开导学生?(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雅克萨之战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360百科”。按照这个标准,你认为下面可以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

    A. 洪秀全、蒋介石、但丁、牛顿   B. 李宗仁、王进喜、马克思、章西女王

    C. 雷锋、焦裕禄、克伦威尔、瓦特   D. 林则徐、邓世昌、华盛顿、玻利瓦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陈旭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党醒”有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实业救国”③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占比变化统计。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②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③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④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⑤民国临时政府保护工商业发展⑥实业救国思想的实施

    A. ③⑤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校戏剧社的同学正在排演反映解放战争历史的课本剧,准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顺序应该是(    )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②百万雄师过大江③战略决战扭乾坤④转战陕北歼强敌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    )

    A. 并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召开遵义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 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 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7年12月,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他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也成为一曲绝唱。改革开放以来,解决海峡两岸人民的乡愁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方针政策(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4-16世纪被世人认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被发现是指(   )

    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   D. 宗教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对下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它持续了三百多年

    B. 英国是最早开始这一活动的国家

    C. 它为欧洲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D. 它充满了血腥与罪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他是(    )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拿破仑   D. 列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近代以来,定期举办的世界博览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展示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场所。下图是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陈列馆的一角,你认为这里的展品主要是(   )

    A. 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掠夺来的物品

    B. 英国重要的历史文物

    C. 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精美的手工艺术品

    D. 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发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做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有(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④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的梦想》中说:“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

    A. 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C. 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D. 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这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 实行民主化改革

    C. 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D. 通过与美国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最近,小明的爸爸买了一辆汽车,但在他的购车款里却包含了了一系列的国际交易所付的16万元中,50000元给了国内的经销商做广告和营销费用,2万元给德国的公司付了专利和商标使用费,2万元给韩国的工厂作为劳动和装配报酬;8万元付给日本和美国的公司用于购买先进机械部件,1万元用于采购车内的一般配饰;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有(   )

    ①生产国际化②贫富差距拉大③贸易全球化④各国经济联系紧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艺术的手法讴歌和平与美好、谴责侵略和暴行,一直是文艺作品重要的题裁和内容。下列作品没有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A. 《战争与和平》   B. 《格尔尼卡》   C. 《黄河大合唱》   D. 《美国的悲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和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2)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种文字的“命运”怎样?(3)对比两种文字的命运”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抱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温药慢治”和“猛药重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材料二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样的近代化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来,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频创票房新高,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观剧后,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创新强国、研发强国、责任强国,深刻地意识到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他们决定换个角度搜集资料,制作大事年表进行主题研究学习,邀你共同穿越改革开放40年!帮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①1979年,建立经济特区

    ②1981年,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

    ③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⑥1993年,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财税制度改苹

    ⑦2003年,“神州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⑧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股权分置改革

    ⑨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⑩2011年,“蛟龙号”完成了三次下潜试验,中国深潜技术进入先进国家之列

    11.2013年,中共十八大“中国梦,改革再启程”

    12、2016年,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

    13、2017年,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请你综合分析大事年表,将大年表中涉及的事实进行分类(写序号即可)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

    (2)综合分析大年表你认为中国四十年铸就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大国的崛起的过程中,美国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公园内一组著名的雕塑。他们是美国历史上从建国到20世纪初的四位杰出总统头像。这四座巨人头像与山峰浑然一体,雄伟壮观,生动地反映了四位伟人的性格和特征。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向大家介绍一位你熟悉的总统,说明他对美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发现: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一局面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请根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进步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