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生境丧失的原因包括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这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面积大大缩减,从而直接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生境的丧失导致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片断。这种片断化导致了以下情况:第一,片断化的生境具有更长的边缘与人类环境接壤,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如家猫、家狗和山羊等等)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森林,不仅导致边缘区生境的退化,还大大增加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第二,有些动物需要轮流利用不同区域的食物资源,有些需要多种生境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或者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例如草食动物需要不断迁徙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并避免对某一块区域资源的过度利用。但是当生境被隔离后,动物只能留在原地,不仅因为过度利用导致生境退化,还会因为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导致死亡。第三,各个片断之间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和交流,这种状况导致小种群出现,长期下去,这些隔离的小种群的遗传水平会下降,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地区性的种群灭绝。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也会对植物扩散产生影响,因为动物的活动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植物状况受到影响,自然会反过来作用于野生动物。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大熊猫。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导致大熊猫难以抵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包括正常的周期性环境变化,如每隔60~70年的竹子大面积开花,这是竹子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策略,因为依赖竹子,特别是以竹笋为生的物种很多,旺盛的竹林养育了各种大量的动物物种。这些动物数量过多最终会抑制竹子的生长。大面积的竹子开花和枯死,导致这些物种的个体或死亡或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会大大减少当地物种的数量。但在一个地方不会是所有的竹子都同时开花,因而总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保存下来。竹子通过有性繁殖使自己的遗传多样性得到复壮,因此,当地食竹子动物数量的急剧减少为竹子的旺盛生长提供了条件。几十万年来,大熊猫适应了竹子大面积开花的正常生态周期。在正常状况下某地竹子大面积开花反而有利于促进大熊猫迁移和种群之间的交流,有效防止近交衰退,并淘汰老弱病残个体,促进了大熊猫种群的繁衍。

    1.下列对“生境丧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是生境丧失的原因。

    B.生境丧失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的面积大大缩减。

    C.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的反映。

    D.生境丧失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缘区生境的退化和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是生境片断化的结果之一。

    B.生境退化使动物只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并且由于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者说导致死亡。

    C.小种群是由于各片断的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造成的,长期下去,会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

    D.动物的活动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野生动物扩散能力降低了,植物扩散能力也会降低。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的片断越多,对野生动物的繁殖、生存越有利。

    B.要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片断化和减少生境的退化就只能退耕还林。

    C.一种植物的扩散或者灭绝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D.熊猫栖息地如果被分割或减少,当地竹林大面积开花时,反而会导致生存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先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你还傻愣着干什幺?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主要作用。(6分)

    ________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史: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案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考译文】惠帝二年,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待了没有几天,使臣果然召曹参回去。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

    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所有的事务都没有改变的,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选拔郡和封国的官吏:呆板而言语钝拙、忠厚的长者,就召来任命为丞相史;说话雕琢、严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声的官吏,就斥退赶走他。

    日夜喝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见到曹参不做事,来的人都想说话。来到的人,曹参就把醇厚的酒给他们喝,一有空,官员们想要有话说,曹参又让他们喝酒,喝醉以后才离开,始终不能进说,把这个当作常规。相国官邸的后园靠近官员的住处,官员每天饮酒唱歌呼喊,曹参的随从侍吏厌恶他们,但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就请曹参到园中游玩,听见官员酒醉唱歌呼喊,随从侍吏希望相国召来他们制止他们,曹参竟反而取来酒设座喝起来,也唱歌呼喊跟他们彼此呼应唱和。曹参见到别人有小过错,一心给隐藏遮盖,相府中没发生过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曹窋洗澡洗头以后回去了,乘机进言,按照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曹参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赶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到了朝拜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给曹窋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治理天下),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

    注:①诎(qū):说话笨拙。②已:通“以”。③窋(kū):同“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治行,吾将入相    趣:通“促”,催促

    B.吏之言文深刻、欲声名者务:追求

    C.从吏幸相国召之案:考察

    D.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垂拱:垂衣拱手 (治理天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木诎文辞孔子曰:“苛政猛虎也”

    B.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C.参辄饮醇酒勇气闻于诸侯

    D.高帝与萧何定天下王不行,示赵弱怯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萧何地位低下时与曹参关系很好,二人做了将相后有了隔阂,所以萧何一直到死也没有推荐曹参做自己的接班人。

    B.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的大臣,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为求行事稳妥,一本萧何的做法,"萧规曹随",大大增强了国力,受到百姓的称赞。

    C.曹参担任丞相,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谨守职位,维持现状,墨守成规,遵守既定的法令制度,缺乏创新精神。

    D.曹参主张"治道贵清静",身为相国,整日整夜地喝酒,甚至和后园的官员一起饮酒唱歌,被惠帝当面谴责,回家后迁怒儿子曹窋,用竹板大了曹窋二百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10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5分)

    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空缺部分的名句(6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3.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5.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________得一条絮被。②林冲把被卷了,花枪________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往那庙里来。③林冲把被________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④林冲劈胸只一 ________,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那里。

    A.摸担拽拉

    B.扯戳拉拽

    C.拽挑扯提

    D.拽挑抓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仍然安然无恙地在教室看书、做作业。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是几代航天人百折不挠、大力拼搏的结果。

    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流芳千古,也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七夕”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这是只属于中国才会有的浪漫。

    D.近来,网络传媒的可信度遭遇冲击,“百度排名”首当其冲,受到众多商家的质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________仿佛我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           ②你不想要它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画了一个缺口    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⑤它却如影随形                         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③②⑤①⑥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①⑥④③②⑤

    D.①⑥②⑤④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调整文中语序,使句子通顺流畅。(4分)

    你只要有闲工夫,竹韵、虫声、鸟语、松涛、断垣破屋、无垠的沙漠,甚至于飘忽的雷电风雨,本来呆板的静物,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

    答: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6分)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析】
    个性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 ________ 。

    ①个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个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