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静止,这是因为(   )

    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

    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

    C.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D.阻力的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B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B的加速度

    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B.运动1s的时间A的速度增加3,而B的速度减少5

    C.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斜面底端B点,并开始在水平地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9 s停止于C点,设小球经过点B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之比是(    )

    A. 1∶3      B.1∶2     C. 1∶1    D.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8m,

    bc=2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 则(    )

    A.a=-1m/s2

    B.vc=4m/s

    C.de=2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3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汽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4m/s2

    B.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

    C.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5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结点,使其位于O处,如图所示,此时,,现在保持A读数不变,减小角,要使结点仍在O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B的读数,同时减小

    B.减小B的读数,同时减小

    C.增大B的读数,同时增大

    D.保持B的读数不变,同时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A、B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1≠k2)的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的缓冲效果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产生的弹力之比F1∶F2=k1∶k2

    C.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长度之比l1∶l2=k2∶k1

    D.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x1∶x2=k2∶k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物体第1s由静止向东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加速度方向向西,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s加速度的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如此反复只改变加速度的方向,共历时1 min。则在此1min内(    )

    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 min 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西

    B.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 min 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30m的位置

    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 min 末继续向东运动

    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 min 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15m的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只气球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 m处有一小石子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

    A.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

    B.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 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 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 s末追上气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第2秒末,质点(2)离出发点最远

    B.在第1秒内,质点(1)(3)(4)均做减速运动

    C.四个质点在2秒内速度变化快慢相同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距离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长为5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m的两杆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它钩着一个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为(    )

    A. 8N        B. 9N    C. 10N       D. 11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重为20N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受到F =N的水平恒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木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

    A.0.6       B./10       C./3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8分)(1)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2)在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依打点的先后次序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问题。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_。

    ②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分)我们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某同学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

    砝码质量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右图坐标纸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值与砝码质量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力在________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8分)如图所示,一段长为L = 1 m的棒,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P点,棒的正下方固定着一个高为d = 1m的中空圆筒Q。棒被释放后自由落下,它通过圆筒所需时间为t = 0.5 s。求:圆筒上缘离天花板的距离h。(g 取10 m / 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一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30m/s,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mid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500m,正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多大的加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分) A、B两辆货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A在前,速度为v=10m/s, B车在后速度 v=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900mB车才能停止。问:

    (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如果会相撞,从B发现A经过多长时间相撞?

    (2)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s后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则A、B能否相撞?如果不相撞A、B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