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执(niù)  沉(jìn)      装(zài)  粗(cāo)

    B.揣(duó)   伤(chuāng)   琴(xián) 长歌(dāng)哭

    C.彳(chù)   忸(ní)      永(juàn)  发(xiào)

    D.愤(mèn)   细(qiān)     枸(qǐ)   百(g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渭南市决定从本年度”三公”经费__________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富平、蒲城两县石灰窑取缔后的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

    (2)关于17年江苏省高考推行新方案的传言再度兴起,有说法称小综合将重新__________。

    (3)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芒罗改变了”男人讲故事,女人听故事“的局面隐蔽的“女性声音”__________了传统男性叙事声音。

    A.结余   起用   淹没  

    B.结余   启用   湮没

    C.节余   启用   湮没  

    D.节余   起用   淹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2015亚洲杯预选赛的第三轮比赛中,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被弱旅印尼队逼平,没有拿到计划内的三分。

    B.他的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C.面对西安投资市场理财产品五花八门、整体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投资设应该关注的就是如何把握理财方向。

    D.2016《中国好歌曲》圆满收官,最终山人乐队不孚众望,登顶冠军宝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今年的《两会提案》建议在贫困地区尝试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把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统一纳入免费教育。

    B.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其实是某些国内“思想家”臆想的“洋规矩”。对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常是国内热议的话题。

    C.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役中,山东省着眼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力量分散化问题,先后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等精准扶贫活动。

    D.为传承中华茶文化,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开设公益茶文化选修课,来自三个首都报社的热爱茶文化的编辑,教授了茶之历史、品茶礼仪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是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狄更斯借助大卫自身的经验和历史,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成长道路,表现了他的人生道路、道德理想。

    B.《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和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C.《史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由此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选项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金就砺则利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望美人兮天一方

    C.蚓无爪牙之利         

    D.小学而大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与蓝     B.不拘于时

    C.游于赤壁之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而耻学于师  

    A.小学而遗           B.假舟楫者,非能

    C.望西山,始指之       D.外与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与徒上高山,入深林     为惑也终不解矣

    B.醉则更相枕卧          木欣欣向荣

    C.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师道不复可知矣     

    D.其隙也,施施而行         与其身也,耻师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后为先锋。燕王曰:“平安,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及战,不能挫安。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安击败燕将。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

    明年,燕败盛庸,回军与安战。安大破之。再战滹沱河,又破之。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猬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八月,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四年,燕兵破萧县。安引军蹑其后。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安转战,斩真。真,骁将。燕王尝曰:“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马忽蹶,被擒。安稍引却。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阻。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安等三十七人皆被执。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曰:“平保儿尚在耶?”安闻之,遂自杀。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1.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藏    谨:严谨

    B.安引军其后             蹑:跟随

    C.燕王以精骑安军          遮:拦截  

    D.燕军猝垒,发三炮         薄:迫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安列将从征                   箕踞骂   

    B.安及燕将李彬战杨村              若王郑而有益

    C.福开壁来援,高煦所败             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D.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泣日          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3.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平安作战“才勇”的一组是(    )

    ①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②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    ③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④安引军蹑其后      ⑤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 ⑥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毛滂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1)本词通过对夏日松窗午梦初觉的描写,创造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2)这首词描写了午梦初醒时的情景,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7)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8)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9)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10)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母   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3.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8岁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13岁时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l7岁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已经上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

    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母亲不让他做家务,包括给魏永康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大学4年,母亲一直都在学校陪伴他。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