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扬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长技”是指

    A.西方的思想文化                        B.西方的外交政策

    C.西方的先进技术                        D.西方的政治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 义和团运动

    ③ 五四运动 ④ 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 求富”而兴建的?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A.戊戌变法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它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的这段言论突出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适合放在下图示的哪个位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则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百日维新        B.洋务运动          C.中共诞生         D.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战士们举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标语,唱着“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战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是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一首歌谣唱到:“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红军长征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重庆谈判          C.淮海战役         D.血战台儿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②在延安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③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④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⑤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A.②③①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①③②⑤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南京!》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挺进中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你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中西方冲突的第一件事,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因通商上的隔阂深了,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烧烟特其导火线耳。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一} 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三}进出口税,则秉公议定。{五} 割香港岛。

    材料二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三  在中西方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四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烧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 分)根据材料一内容推断,“江宁”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1 分) 材料一签订的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材料二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材料三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4分)

    (4)根据材料四问答,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指什么?(1 分)

    (5)对于材料三和材料四探索的不同结果,你有何感悟(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

    团结合作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 期

    时 间

    标   志

    影       响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

    1927

    1924.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战争

    1927~

    1937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

    1945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光复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

    1949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1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被日本侵占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分)

    争端再起

    (2)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1分)列举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2分)

    感悟历史

    (3)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产生的影响等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本题9分)主题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图一(地点:沈阳)

    图二(地点:北平)

    图三(地点:南京)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抗争

    材料一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孙明同学收集到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1分)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一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步骤三:看新闻——把握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4)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当今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