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

    B.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鲫鱼

    C.一块草地的全部动物

    D.校园中的所有植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年来,我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一种群生活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时,用来描述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

    A.   B.K/2       C.J型曲线     D.S型曲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环境容纳量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不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环境容纳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一段倒伏的树干上,生活着蘑菇、苔藓、蚂蚁等,这些生物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了青霉菌,细菌与青霉菌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捕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A.北极熊与海豹

    B.人与蚊子

    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D.雪兔与猞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成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示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

    C.④表示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过程

    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地热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是

    A.初生演替和再生演替         B.再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出生演替和后生演替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为影响种群密度因素的概念图,a、b、c、d依次代表的影响因素是

    A.年龄组成、死亡率、迁出率、出生率

    B.出生率、年龄组成、迁出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迁出率、年龄组成

    D.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年龄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性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B.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D.地衣→苔藓→灌木→草本→森林五个阶段为出生演替的必经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反复循环的

    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属于第一营养级

    B.青蛙是初级消费者

    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

    D.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政府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实施该条例有利于

    A.减少物种数目

    B.降低植被调节气候的能力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曲线       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当曲线③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宜采取     (填“就地”或“易地”)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

    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其中a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请分析回答:

    生物

    a

    b

    浮游植物

    9000

    8100

    浮游动物

    700

    600

    双翅目幼虫

    150

    120

    摇蚊

    1000

    900

    太阳鱼

    300

    210

    鲈鱼

    45

    30

    (1)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共有     条,其中人处于       营养级。一年内b的利用途径

    (2)有                        。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第n-1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x 100%,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4)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的各种生物、太阳能及土壤等非生物的物质外,还应必不可少的(5)生物类群是             。鲈鱼味道鲜美,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中的鲈鱼,则摇蚊种群数量在短期内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的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       (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       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

    (3)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