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两地均有铁路干线与大陆相连   B. 两地均与广东省为邻

    C. 两地均临珠江口   D. 两地均与大陆的经济特区相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甲

    B. A、B均在南半球,西半球

    C. B地的经纬度为(23.5°S,126°E)

    D. 当太阳直射B地时,泰安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地局部图(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1和L2中有一条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完成下面小题。

    1.当X>Y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L1 为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B. L1 为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C. L2 为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D. L2为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2.当X为500米时,若L1为河流,则

    A. M点可以看到P点   B. 若M点气温为10℃,则P点气温为9.4℃

    C. Y的值为400米   D. A处海拔可能为450米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地球上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22°54′S,43°12′W西三区)乒乓球比赛资格赛将于当地时间8月6日9时举行,此时B地的时间是

    A. 6日14时   B. 7日14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造成不同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B. 当地地形、气候的差异

    C. 居民人口的多少   D. 聚落占地面积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图,关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夏季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  ②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③两气候资料显示都分布在北半球  ④甲、乙两地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⑤甲地气候冬季温和多雨;乙地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粗心的玲玲环球旅游后,做了一下记录。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在法国首都巴黎,参观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泰姬陵

    B. 在埃及,见到了雄伟神秘的金字塔和木乃伊,当地解说员大多是白种人

    C. 到美国旧金山,参观了世界最大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和娱乐中心“迪斯尼乐园”

    D. 到日本时看到街头的人们载歌载舞,狂热的欢度狂欢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甲、乙两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甲为亚马孙河,乙为刚果河  ②甲河流的流量比乙河流的流量大③甲河流的流域面积比乙河流流域面积广  ④甲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乙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⑤甲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6年,国家海洋局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建设,确保“科技兴海”战略深入实施。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在南北极地区都建有考察站   B. 极地气候条件恶劣,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定居

    C. 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D. 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淡水资源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该国(  )

    ①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②矿产资源品种多

    ③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④东南沿海地区城市集中分布 ⑤四周临海,是岛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平均海拔高

    B. 乙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区

    C. 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中法两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对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一直高于法国

    B. 近5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快于法国

    C.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很慢

    D. 法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大豆、冬小麦   B. 四川盆地——小米、油菜

    C. 青藏地区——青稞、豌豆   D.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甜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北京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雾霾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暑假贝贝到“湄尼风景区”当了一次见习导游。“湄尼风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览幽”。 这些景点分布于下图数码所表示的各地。读图,回答问题.

    (1)“秀峰日出、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应分别位于图中的       (填序号)。

    (2)贝贝带团到达甲处时,位于秀峰的     方向;一位游客兴奋地说,已经看到银河飞瀑美景了,你认为可信吗?试分析原因。            

    (3)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甲地茂密的原始深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山涧小河时,果断决定沿着这条小河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为了保障镇里水源供应,拟在图示A、B、C、D处选择一地建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5)测得宾馆到湄尼镇的图上距离为2cm,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东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过程:

    (1)读亚洲地形图,亚洲的水系结构呈辐射状流向四周海洋,原因是         

    (2)读长江、黄河流量年变化曲线图,B图符合     流量的年变化曲线。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长江、黄河两河流量差异大的原因是    

    (3)长江、黄河下游都形成了平原河口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了       有塑造作用

    (4)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①②两城市相关资料对比

    材料二:世界局部图

    (1)阅读材料一、二,①②两城市气候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原因是      

    (2)阅读材料二,B国工业区分布特点是     ;分析A国工业区分布的原因是    

    (3)A国地震频繁,该国地震频繁的原因是  

    (4)B国亚洲地区森林资源丰富。2007年,该国与中国共同投资5亿美元在哈巴罗夫斯克建设了一座以木材为原料的纸浆厂,产品主要销往我国。如图,分析哈巴罗夫斯克建设纸浆厂的有利条件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①所在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     ;A河流下游被称为“地上河”原因是________。

    (2)C省高速公路集中在西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西部地形相对平坦,多平原       B.东部地形崎岖,且多台风

    C.西部沿海旅游景观更加突出       D.西部人口、经济更加密集

    (3)简要说明A地和B地发展农业生产共同有利的气候条件。                 

    (4)丁图景观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平均每小时每条车道空间上,小汽车可运输3000人,公共汽车6000人,轨道交通1﹣6万人。运送相同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可节约能耗80%以上,节约道路资源90%左右,污染物排放减少80%.正因如此,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出行被国际公认为是缓解拥堵、改善环境的一剂良药。

    材料二:地下水水质监测等级示意图

    材料三:电子垃圾也叫“e垃圾”,是家庭和企业报废的电子产品,如果随意丢弃,其有毒物质就会进入土壤、空气和水中.2014年,我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产品的报废量超过1亿台,而实际进入正规处理机构回收利用的却不多。

    材料四: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

    (1)读材料一可知,平均每小时每条车道空间上,哪种交通运送的旅客最多?   

    (2)据材料一分析,下列做法不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是(   )

    A.步行上学    B.搭乘地铁    C.多开小汽车    D.乘坐公共汽车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地下水水质优良级所占比例是    

    (4)电子垃圾既是“环境的炸弹”,也是“身边的矿山”。结合材料三分析,针对废旧手机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随意丢弃   B.埋在土里   C.扔进河里    D.交给正规处理机构回收利用

    (5)据材料四分析,列举建设宜居城市应采取的措施(至少2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按照最新城市群编制方案,中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基础上增加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由三个扩大至五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中三角”覆盖鄂、湘、①__________(写简称)、皖四省,省会城市有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城市。

    (2)归纳五个城市群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

    (3)甲山脉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中的______,“中三角”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4)“中三角”的核心城市是武汉。举例说明武汉对“中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___________(提示:可从交通运输、信息交流、智力支持、技术协作等选1个方面)

    (5)列举1个“中三角”区域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

    (6)“中三角”各城市要加强整体建设,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请设计1 个合理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