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作图题 1 题,填空题 3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2 题
  1. 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如拳击运动员一拳出去却没打着对方,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

    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为了形象地表示力,可以用一段带标度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某个力

    B.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C.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D.有向线段的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  )

    A.G>G′    B.G<G′    C.G=G′   D.无法判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被运动员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运动的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

    B.足球受到沿运动方向的动力

    C.足球受到踢力

    D.足球没有受到任何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10N,20N    B.10N,10N    C.10N,0   D.0,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M、N两方形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相互之间一定没有弹力作用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v1的方向

    B.沿v2的方向

    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20N拉力F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40N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

    D.根据公式k=,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水平台上放一物体,物体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推力F把物体推向台边,如图所示,物体在台边翻倒以前的过程中,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A.逐渐减小到零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同种材料、同质量的物体压到一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保持静止,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若物体保持静止,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C.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现撤去F1保留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象,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  )

    A.1N和4N   B.2N和3N   C.1N和5N   D.2N和4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物体受到三个大小分别为3N、4N、5N的共点力作用,这三个力合力的最小值是(  )

    A.0    B.2N   C.4N   D.6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若将它们平移并首尾相接,三个力矢量组成了一个封闭三角形,则物体所受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2F1    B.F2   C.2F3    D.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

    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

    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所示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面成30°.如把球O的重力G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

    A.G,G    B.G,G

    C.G,G    D.G,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用两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线AO、BO,如图所示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  )

    A.AO先被拉断        B.BO先被拉断

    C.AO、BO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理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D.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画出图中小球A所受的弹力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则图中的     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表面光滑、质量不计的尖劈插在缝A、B之间,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F,如图所示,则尖劈对A侧的压力为    ,对B侧的压力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把球夹在竖直墙和BC板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FN1,球对板的压力为F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则FN1     ,FN2

    (填力大小变化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BO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1是多少?BO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