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硅是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②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④天然气、石油和煤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⑤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⑥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⑦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

    ⑧医疗上可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碳酸钡不溶于水

    ⑨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00,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⑩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

    A.①③④⑦⑩

    B.②③④⑤⑥

    C.①⑦⑧⑨⑩

    D.①②④⑦⑨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一定不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8gNa2S固体和7.8 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含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胶体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O2,转移电子数为0.4 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O2)=1mol时,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B.图2:n(NaOH)=1mol时,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

    C.图3:n(HCl)=1mol时,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气体

    D.图4:n(HNO3)=1mol时,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不能用来正确解释化学过程或事实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石英坩埚:SiO2+2NaOH Na2SiO3 + H2O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2I-+3H2O2+2H+ →I2 +O2↑+4H2O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3Fe+4H2O(g)Fe3O4+4H2

    D.“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时会放出氯气:

    ClO-+Cl-+2H+→Cl2↑+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的固定是指将气态氮气变为固态

    B.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C.金属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铁及其合金都属于“有色金属”

    D.包装食品里常有硅胶、石灰、还原铁粉三类小包,其作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①C与O2      ②Na与O2     ③Fe与Cl2   ④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⑤CO2与NaOH溶液     ⑥Cu与硝酸

    A.除③外

    B.除③⑤外

    C.除③④外

    D.除⑥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Al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②一定不含CO2

    ③一定不含NH3、Cl2 ④可能含有Cl2、CO2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和③

    D.②和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xmL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NO混合,若x与y之和为30mL,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则x不可能为

    A.10

    B.15

    C.20

    D.2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H2SO4浓度为2.5mol·L-1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FeCl2、Al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关于该固体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Al,其质量为4.05g

    B.一定不含FeCl2,可能含有MgCl2和AlCl3

    C.一定含有MgCl2和FeCl2

    D.一定含有(NH4)2SO4、MgCl2,且物质的量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选项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A

    20mLH2S

    10mLSO2

    生成黄色固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B

    1g薄铜片

    10mL12mol/L浓硝酸

    生成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活塞自动外移,Cu有剩余

    C

    30mLNO2

    10mL水(液态)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D

    10mLFeSO4溶液

    10mLNH3

    生成白色沉淀,最终沉淀转变为红褐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表中陈述Ⅰ、Ⅱ均正确,且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相似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向酚酞溶液中加Na2O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将SO2和Cl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将CO2和NH3同时通入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

    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

    Na投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Na2CO3投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Cl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兴趣小组对NO与Na2 O2 的反应进行了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可知:①NO不与碱反应;②亚硝酸盐除浅黄色的AgNO2难溶于水外,其它都易溶于水;③2NaNO32NaNO2+O2↑,NaNO2 热稳定性很高。

    【实验探究Ⅰ】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之前,先加入少量稀硫酸让A中锌粉完全溶解,其目的是____;

    (3)实验观察到C中固体颜色变白,E中气体先变红棕色,最终又变无色。E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Ⅱ】 该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C中生成的白色固体的成分。

    (4)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只有NaNO3 ;

    假设2.白色固体只有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白色固体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5)实验验证:

    ①根据查阅的资料,要证明假设1是否成立,需要用到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证明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称取C中生成的白色固体m g置于坩埚中(坩埚质量为ag),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若假设3成立,则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总质量n的范围是_______。(用含字母的不等式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 (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ClO2。

    (1)B必须放在冰水浴中控制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 。根据右上图所示的NaClO2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NaClO2操作步骤:a______;b_______;③洗涤;④干燥。

    (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I、III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分别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④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物质的量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化学方程式能够很直接形象的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与特征的一种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Ⅰ.生活中很多现象和原理都可以用化学反应来解释:

    (1)写出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2)用ClO2进行饮用水处理比使用Cl2具有很高的优越性,不仅杀菌消毒效率高,不产生致癌的有机氯化物,而且还能除去水中的Fe2+、Mn2+。请写出ClO2除去饮用水中Mn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已知Mn2+转变为MnO2, ClO2转变为ClO2-)              

    Ⅱ.根据体系中的物质及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该体系所发生的变化,并能用方程式写是出来:

    (1)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Fe2(SO4)3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NaClO溶液逐滴滴入含淀粉的NaI溶液中,溶液变蓝,继续滴加,溶液顺色先加深,后逐渐变浅,最终消失。经检测得知此时溶液中含有一种含正五价元素的含氧酸根。写出上述变化过程的两个离子反应方程式                      

    Ⅲ.给化学反应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反应的规律与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反应的本质。置换反应是常见反应类型之一,其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l)十化合物(l)= 化合物(2)十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2个有金属单质参与的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②4种单质分属4个不同的主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是由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常见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1所示的关系,完成下列空白:

    (1)向酚酞试液中加入化合物A的粉末,现象为_____________。

    (2)单质甲与化合物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向20mL某浓度的化合物C的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2图示两种情况。

    ①由A确定滴加前60mL的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由B表明,原溶液通入CO2气体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由A、B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