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未来将替代钢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2
    C.+4
    D.+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在花园里能够闻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10L酒精和10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温度计中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 )
    A.Ag
    B.Ag、Cu
    C.Ag、Cu、Zn
    D.Ag、Z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赤铁矿
    C.自水
    D.石灰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为了减少太湖水污染,应关闭沿湖地区所有的化工厂
    C.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可能导致酸雨
    D.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气体由H2、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 )
    A.一定含H2,可能含CO,一定不含O2
    B.一定含CO,可能含H2,一定不含O2
    C.一定含CO,可能含O2,一定不含H2
    D.一定含H2、CO,一定不含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气体验满
    D.
    液体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请分析A、B、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D是CH4、A是H2O2
    B.D是CH4、A是H2O
    C.B是H2、是O2
    D.B是O2、E是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O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的质量/g 46
    反应后的质量/g Y 44 28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表中Y的值为54
    B.在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g,则无O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1)在“不锈钢、钛合金、稀有气体、干冰、石油”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②有“工业的血液”美誉的是________;
    ③能做电光和保护气的是________;④能做医疗器械、炊具的是________;
    ⑤常用于制造人造骨骼的是________.
    (2)用化符号表示:①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形成的离子有________;
    ②煮沸后刚冷却的蒸馏水养鱼,鱼都死了,是因为水中缺少________;
    ③某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三倍,该元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
    (3)硝酸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
    (3)该小组想用B装置制取O2,该反应的化方程式为________;
    如果用F装置收集O2,证明已经收集满O2的方法是________;
    (4)该小组在制取CO2的时侯,发现二氧化碳收集好后,反应仍在发生,所以,他们想设计一个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你觉得右边Ⅰ、Ⅱ、Ⅲ装置中能实现上述意图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合成气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合成气还可用于冶炼金属.请你仔细阅读合成气冶炼粗铜和制取二甲醚的部分生产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合成气在与黑色固体冶炼粗铜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Cu+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铁的氧化物 Fe2O3 Fe3O4 FeO
    颜色
    物理性质 不能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 不能被磁铁吸引
    化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提出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该实验中,小明加入的溶液是______;实验过程中操作Ⅰ是______这个实验基本操作.
    小华根据小明的实验认定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2)小华根据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请结合所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______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______ 猜想①正确
    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猜想②正确
    ______ ______ 猜想③正确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
    得出结论:黑色粉末A是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
    小华想测定黑色粉末A中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8g黑色粉末A加入5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7.8g,则该黑色粉末A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