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七(lǜ)  惊(huáng) 焦(zhuó)  急(zhòu)

    B.磅(bó)  打(zhàn)  呜(yè)   泥(níng)

    C.逶(yí)  澎(bài)   应(hè)   平(zè)

    D.旋(jí)  地(mù)   碌(gū)   抽(y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4分)

    A.星期天,书店里人山人海,让人看到的全是攒动的人影和嘈杂的人声。

    B.有关人士指出,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东的主要产油区形势不稳造成的。

    C.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某些西方国家不断地把中国经济的崛起归咎于不公平的竞争,并且越来越频繁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中“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B.《老山界》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使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C.短篇小说《草》以“草”为叙事线索,刻画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D.电视文学《长征》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特写镜头,其中彭德怀忍痛杀马就是为了节省粮食而作出的极大牺牲,表现人物高尚的革命情操。

    E.《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子的言行编辑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下列词语中有几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千锤百练    翩翩起舞     酣然入梦    端祥     陡峭

    万籁俱寂    苛绢杂税     风烛残年    懊悔     蹋访

    错别字

    改  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9分)

    ⑴《七律 长征》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⑵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⑶白头搔更短,               

    ⑷烟笼寒水月笼沙,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                  

    ⑹你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表现“爱国”情怀的诗句,请写出两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 选自《晏子使楚》)

    【乙】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④,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4分)

    盗(        )           ②其实味不同(        )

    ③缚者为者也(         )      ④夫灵山以石为身(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

    3.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4.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后面问题。(16分)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①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②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初抵此地还是春寒料峭,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的春天了!

    ③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翌日,又是两个士兵去了。没人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④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⑤“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⑥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⑦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道禁令见鬼去吧!

    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

    ⑨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一场噩梦。

    ⑩天气多好啊!他终于站到河边。

    ⑾他把衣服和枪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时而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左右两岸,鸟群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⑿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抓住了树干。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⒀——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⒁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⒂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⒃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⒄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⒅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⒆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1.“河”是行文线索。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情节补充完整。          (4分)

    见到河—→(         )—→(         )—→死在河边 

    2.文章划撗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3.第⒄段中“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时,“他”在想些什么?请写出“他”此刻的心理活动。                                       (4分)

    4. 文章塑造的“他”这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通观全文,简要分析。 (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问题。(17分)

    ⑴那天清晨6点多钟,书房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我被铃声吵醒,心里怪着这个太早的电话。不接,翻身又睡。过了一会,铃声又起,在寂静中响得惊心动魄。我心里迷迷糊糊闪过一个念头:不会是杭州家里出了什么事吧?顿时惊醒,跳下床直奔电话。一听到话筒里传来父亲低沉的声音,我脑子“嗡”的一下,抓着话筒的手都颤抖了。

    年近80高龄的母亲长期患高血压,令我一直牵挂悬心。2002年秋天的这个凌晨,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母亲猝发脑溢血,已经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准备手术。放下电话,我浑身瘫软。然而,当天飞往杭州的机票只剩下晚上的最后一个航班了。

    ⑶在黑暗中上升,穿越浓云密布的天空,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被安装在飞机上的零部件,没有知觉,没有思维。我只是躯体在飞行,而我的心早已先期到达了。

    飞机降落在萧山机场,我像一颗子弹,从舱门快速发射出去,“子弹”在长长的通道中一次次迅疾地拐弯。我的腿却绵软无力,犹如一团飘忽不定的雾气,被风一吹就会散了。

    ⑸走进重症监护室最初那一刻,我找不到母亲了。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竟然会不认识自己的母亲——仅仅一天,脑部手术后依然处于昏迷状态的母亲,整个面部都萎缩变形了,口腔、鼻腔和身上到处插满管子,头顶上敷着大面积的厚纱布。那时我才发现母亲没有头发了,那花白而粗硬的头发,由于手术完全被剃光,露出了青灰色的头皮。没有头发的母亲不像我的母亲了。我突然明白,原来母亲是不能没有头发的,母亲的头发在以往的许多日子里,覆盖和庇护着我们全家人的身心。

    ⑹手术成功地清除了母亲脑部表层的淤血,家人和亲友们都松了口气,然后在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上整日整夜地守候,焦虑而充满希望地等待,等待母亲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每天上午下午短暂的半小时探视时间,被我们分分秒秒珍惜地轮流使用。我无数次俯身在母亲耳边轻声呼唤:妈妈,妈妈,您听到我在叫您么?妈妈,您快点醒来……

    ⑺等待是如此漫长,一年?一个世纪?时间似乎停止了。母亲沉睡的身子把钟表的指针压住了。那些日子我才知道,“时间”是会由于母亲的昏迷而昏迷的。

    ⑻两天以后的一个上午,母亲的眼皮在灯光下开始微微战栗。那个瞬间,我脚下的地板也随之战栗。母亲睁开眼睛的那一刻,阴郁的天空云开雾散,整座城市所有的楼窗都好像一扇一扇地突然敞开了。                (文/张抗抗,  有删节)

    1.从全文看,文章的主要线索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分)

    2. 相信你对记叙的顺序比较熟悉,选文第⑵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分)

    3.品味文章⑷段中画线的句子。                         (4分)

    4.文中最后一段,在母亲睁开眼睛后,作者写道“阴郁的天空云开雾散,整座城市所有的楼窗都好像一扇一扇地突然敞开了。”你能重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替换文中的这句话,表达同样的心情吗?(不少于50字)                 ((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以“街头一幕”或“校园一幕”为话题写一个记叙性片段。

    要求:中心明确,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等信息,不少于3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