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13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四组数据,是郑老师从全班同学的作业题答案中挑选出来的,其中正确的是( )
    A.一支新钢笔的长度:0.175dm
    B.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3.5μm
    C.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1.9mm
    D.一张纸的厚度:10n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右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m处
    B.甲在乙前面1.2m处
    C.乙在甲前面0.6m处
    D.乙在甲前面1.2m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6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4 kg/m3
    B.6 kg/m3
    C.2 kg/m3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没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3 题
  1. 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_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有时我们可以近似测得雷电发生地距自家有多远.在测量中,因为______速度太快,我们可忽略它的______,当我们看到闪电后立即开始用______计时,当听到雷声时记录此时的具体时间,两次的时间差就是雷声传播的时间,再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公式______,可算出雷电发生距我们有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Sl、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1的电阻值为 ________Ω;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R2的电阻值为 ________Ω;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3,电压表示数是 ________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甲图,把乙图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 (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中,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后,该同学做如下步骤:
    步骤1:保持定值电阻R的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后,使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如2V、4V、6V,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成整数倍的变化.
    步骤2: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的变化,如5Ω、10Ω、15Ω,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阻值与电流值的乘积是否相等.
    (1)“步骤1”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2)当某同学在按“步骤2”做时,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______(填“大于”、“小于”)0.1A,滑片应该向______移动(选填“左”、“右”),此时,手和眼睛的分工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 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右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 1.5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现有两个电阻元件,其中一个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另一个是由某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现将其中一个元件R进行测试,测得其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值,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R可能是由上述哪类材料制成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2)把元件R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为1.8A.已知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3V,此时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为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电源电压6V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Ω,当S断开,把滑片p滑至b端时,电流表读数是0.2A;当S闭合,把滑片P滑至a端时,灯L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读数是1A,求R2和灯泡L的阻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