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默写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4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闯关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的历史,是悲怆而有力量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牟岱介绍说,“闯关东”是向东北移民阶段性的代名词,并不是移民史的全部。历史上,东北大地曾出现过五次较大的移民潮: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

    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张士尊教授介绍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东北大部分人口迁往京畿地区,这次大移民史称“从龙入关”。东北大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为此,清廷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1688年(康熙七年),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人口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于是废止了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尽管如此,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河南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以后一直被世人所沿用。

    由于俄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清朝所辖东北地区陷入边疆危机。迫使清廷改变封禁政策,鼓励移民实边放垦,以充实、巩固边疆。由是,移民规模越来越大。

    清朝末年,经过近300年的移民活动,东北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历史上的东北大体可以分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且逐渐向北延伸,直至扩展到延边地区。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农产品输出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交通运输的发达,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起。

    “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牟岱谈到东北移民文化时这样说,移民潮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而且创造了东北文化的灵魂——东北特有的“创业文化”。辽宁文化作为东北文化的一部分,就具有“创业文化”的优良特征。比如: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秩序。牟岱还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敢于同艰苦磨难进行抗争的拼搏精神,敢于同人生命运进行抗争的进取精神,扶贫济困、宽厚待人、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

    1.下列说法中对“闯关东”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闯关东”是对向东北移民的全部历史过程的概括,历史上曾出现过五次: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

    B.之所以称作“闯关东”,是因为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农民向东北移民的活动是迫于生计、不顾旗人利益,不顾清廷的封禁政策而私自进行的。

    C.“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这段历史悲怆有力,也促进了东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D.“闯关东”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清初“从龙入关”的人,他们到东北后巩固、充实了边疆。

    2.对“‘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移民的迁入不仅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也铸就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创业文化”,形成了一种“闯关东精神”。

    B.“闯关东”使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输出区,扩大了农业经济区范围。

    C.“闯关东”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的社会结构与功能。

    D.东北移民将中原文化与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东北文化的灵魂——创业文化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清朝在1653年,即康熙年间曾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民众到东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B.由于东北是清朝的兴起地,故被称为“龙兴之地”而受保护,直到俄国入侵时,清廷才为巩固边疆而实行开放政策。

    C.辽宁文化具有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等优良特征,而这也是东北“创业文化”的一部分。

    D.在历史上,东北地区被严格地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鼓浪飞花

    韩作荣

    (1)在我多年前的印象里,厦门只是个蕞尔小岛、弹丸之地。在常人眼里,小大抵是难以入眼的称谓,可以忽略不计、零头碎脑之类。鼓浪屿更小,可为小中之微。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精微,事物恐难以大小来体现其价值的。而厦门最引人入胜处恰恰是鼓浪屿。

    (2)这是个绿荫、藤萝与花树遮覆的岛屿,日光岩于岛上突兀而起,像钢琴的高音,在珠子般滚动的清亮的声音里攀升到极致,超拔且明丽。绿荫丛中,在随岛势起伏蜿蜒的小路漫步,你会看到高大的榕树垂下的丝丝缕缕的气根,路边的老藤盘络纠结,如同这小岛数不清、理还乱的历史。是啊,那白色的教堂,八瓣花朵般的圆形窗和三角状尖顶上的十字架,那桔红色的洋葱头般的屋顶,那雕刻着狮头和卷形花叶的大门,那铁锈红色的撑开的伞状的瓦盖,形形色色,鳞次栉比,曾是十二国的领事馆,以及商人、华侨以及官人名流所建造的楼房别墅,里面,曾藏着多少动人心魄抑或令人心酸的故事。这些凝固的音乐,华美、斑驳,颇具沧桑之感。这让我想起那些等待下南洋的丈夫归来的女人,纵然锦衣玉食,处于雕梁画栋之间,可如同蒙尘的钢琴,即使有满腹妙曼的音乐,也只能空守着孤独与落寞。想及此,我已失去观赏别墅的兴致,倒是风中翻卷的几片落叶触动了我抑郁的萧疏感。

    (3)可鼓浪屿实在是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地方。明亮的阳光下,海上的风吹过来,让人有一种强劲和阔大来临的感觉,让你吐出胸中的沉郁污浊之气,尽情吸纳澄澈而又新鲜的气息。天是蓝的,海水是蓝的,沙滩是黄的,屋顶是红的,而葱郁且浓密的树是碧绿的,油亮并有一种通透感,漾着水意,这小岛,简直就是一块极品的翡翠,令人赞叹,令人心仪。

    (4)说起岛上的花树,确令人大开眼界。元月,正是北方滴水成冰的季节,而这里,仍旧有鲜花开放,绿浪接天。棕榈、槟榔的阔叶如张开的手掌,轻抚着微风;相思树细窄穗状的叶片在轻轻摇摆;扶桑清瘦,榕树强壮,三角梅柔美;而爆竹花一挂一挂地悬在篱墙上带着除旧布新的喜气。这些著名或我尚不知名的花树,令人惊异的是其萌生的新叶,淡绿中含着娇嫩。看来这里没有冬天,叶芽一年四季都在萌发,树叶则时时更新,花树没有冬眠,充满了活力。

    (5)鼓浪屿尤可称道的是它的钢琴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博物馆收藏的70台世界名古钢琴和百盏古钢琴灯台,让人领略了这些罕见的稀世珍品。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架无人弹奏的钢琴,说是由一张纸卡上的孔控制风的大小使琴键起落而奏响音乐,没有手指,没有弹琴人,好像有个幽灵在演奏。还有让我略感震撼的就是那架巨大的管风琴了,这古老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博物馆入门的厅堂,直抵高大屋顶的横梁,简直就是一座小山。站在这架琴前,突然会觉得自己矮了许多。厚重的木制的琴箱,那一排排竖立的金属管呈新月形由一端凹下又从另一端升起,那金属的清亮该是由此生成,而那浑厚、低沉的声音当是木制的音箱所给予的。当金属、木材与踏动的脚及弹动的手指相遇,不知奏出的是人籁之音呢还是天籁之音?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吧。听那声音,让人顿感庄严、肃穆,仿佛置身于教堂之中,让我感知出音乐的力量。

    (6)在我看来,厦门的美是以鼓浪屿为核心的。音乐是鼓浪屿的灵魂,而白鹭则是其跃动的音符。这鼓浪屿之波越过海水,起伏跌宕的旋律在升腾、伸延,凝固成厦门的环岛公路和跨岛大桥,以及无数新笋般飞长的楼群,这旋律跨海而过,又激越于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于是,一片又一片新区又在崛起。这古典的、印象式的继而走向现代的音乐,已合成宏大、雄浑且激荡回环的交响的旋律,奏响在如今已是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

    (7)是的,音乐已浸透了这座城市的总体和细部。它优雅、干净而又纯粹。它的白鹭洲是小夜曲,它的大桥是咏叹调,它的楼群和厂房是交响乐,它的园林是民谣,而它隆隆轰响的马达是进行曲。当几只白鹭落在伞尾葵的浓绿之上,多像大海在鼓浪飞花。而一栋栋竖起的新楼,多为白色、淡色的,甚至路旁的护栏,立交桥的背底,也是白色的,那是鹭的颜色。而所有的建筑物多有弧线,委婉而亮丽,如同旋律的延展。即使是一家小店,也称“嘀哒嘀”,带着音响……

    (8)我知道,厦门的沧桑之变是厦门人创造的,真正了解厦门的,该是他们自己。

    (9)在归程的路上,我又回头望了望那把钥匙的雕塑。是的,厦门称“门”,必有一把打开门锁的钥匙。这把钥匙将厦门打开,使之成为开放的特区,并使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知道,这把钥匙真正开启的,该是心智之门。(人民日报2007-02-02)

    1.文章以“鼓浪飞花”为题,“飞花”二字含意何在?(4分)

    答:

    2.“日光岩于岛上突兀而起,像钢琴的高音,在珠子般滚动的清亮的声音里攀升到极致,超拔且明丽”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高中语文课本的哪一篇课文中有类似的句子?(5分)

    答:

    3.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围绕着哪两字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虚与实和点与面上,作者是如何处理的?(7分)

    答:

    4.文章结尾一段写“那把钥匙的雕塑”,有何深意?(6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专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适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

    (《三国志•魏书十一》略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祭路神,引申为送别,饯行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

    C.购求获畴                 购:讲和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

    2.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为正义,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 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

    ⑤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⑥踌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

    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寿命不会太长了。

    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置,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

    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他欲报之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3分)

    译文:

    ⑵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4分)

    译文:

    (3)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

    译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李白                                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

    1.这两首诗都写登岳阳楼,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默写 共 1 题
  1. 名篇名句默写(7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 ,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        (屈原《离骚》)

    (4)惊涛拍岸,________。 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B.商家骗子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的。

    C.现在有些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是数典忘祖。

    D.这几年来,这个省重视道路建设,现在已形成了纵横捭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让领导满意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C.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知识和人才方面。

    D.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4 题
  1. 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言通顺,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5分)

    ①他是一个奋战在抗雪灾第一线的军人。

    ②他最终成为2008年中国南方抗雪灾史诗中一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③他以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普通的百姓。

    ④他热情奔放,多才多艺,如此地热爱生活。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上下文填空。(4分)

    锅是最常用的炊具,因此它的比喻和引申用法也很多。像“吃大锅饭”比喻平均主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比喻________;“砸锅了”比喻失败;“ 比喻不惜一切代价;“________”比喻替人受过;“连锅端”比喻________;“一锅烩”比喻不分好坏或主次,也比喻一网打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今天春节,由于一场大雪,你的一位好朋友滞留归途车站,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请你发一条手机短信给他(她),以示安慰。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文采。不超过70个字。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  。

    20.根据情境和上联对出下联。(6分)

    相传,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儿子自幼聪慧,惹人疼爱。一次,他去参加县试,途中,看见篱笆下开着一朵鲜花,连忙跑去采下,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见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老宗师早已看得一清二楚,随口吟道:

    “小童子暗藏春色。”

    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对道:

    (1)“________。”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后来,金圣叹因抗粮一案被判为死刑。临刑前,与其子相对良久。金圣叹看着儿子说:     “莲子心中苦。”(提示:“莲子”谐音“怜子”)

    儿子洒泪答道:

    (2)“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 过去六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六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 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 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 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社会需要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