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9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5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9 题
  1. 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使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则(  )

    A.物体一定受3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可能受3个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D.物体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  )

    A.A,B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

    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

    A.g   B.2g   C.3g   D.4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 s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是(  )

    A.0   B.5 m   C.10 m   D.1.25 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e”与地球的(  )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计算机硬盘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读写磁头在计算机的指令下移动到某个位置,硬盘盘面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通过读写磁头读写下方磁盘上的数据.磁盘上分为若干个同心环状的磁道,每个磁道按圆心角等分为18个扇区.现在普通的家用电脑中的硬盘的转速通常有5400r/min和7200r/min两种,硬盘盘面的大小相同,则(  )

    A.磁头的位置相同时,7200r/min的硬盘读写数据更快

    B.对于某种硬盘,磁头离盘面中心距离越远,磁头经过一个扇区所用的时间越长

    C.不管磁头位于何处,5400r/min的硬盘磁头经过一个扇区所用时间都相等

    D.5400r/min与7200r/min的硬盘盘面边缘的某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3︰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两物体M、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重20N,M、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B绳的拉力为10N

    B.OA绳的拉力为10N

    C.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0N

    D.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10(-1)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fa大小不变       B.Ffa方向改变

    C.Ffb仍然为零       D.Ffb方向向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 mm,xB=126.5 mm,x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xA、xB、xD和f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5 题
  1. 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如图(b)所示(g=10m/s2).求: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2)物块质量m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 m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 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长度l1=0.2 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m=1 kg.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对A施加F=20 N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取走.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 m.(取g=10 m/s2)

    求:(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

    (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B运动的时间tB和位移xB.

    (3)A左端的长度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0.6m,尾部下端Q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s1=0.8m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s2=3.0m处下潜到深度为h2=4.0m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Q;继续下潜△h=4.0m,恰好能看见Q。求:

    (i)水的折射率n;

    (ii)赛艇的长度l。(可用根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