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解答题 4 题,填空题 6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烧碱、火碱、Na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蕃茄汁,柑桔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 )
    A.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
    B.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
    C.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D.溶于水时,在水中解离产生了氢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质的是( )
    A.碘酒
    B.石灰浆
    C.纯碱
    D.0.9%的氯化钠注射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咸菜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B.盐碱湖旁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C.把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稀释成5%
    D.牛奶发酵后变酸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一只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小木块,木块部分浸入溶液中,下列措施将使小木块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少的是
    ( )
    A.向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搅拌
    B.将溶液升温
    C.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D.向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并升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石灰石作建筑材料
    D.用稀盐酸除铁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实验室干燥CO2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
    A.生石灰
    B.NaOH固体
    C.浓硫酸
    D.稀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SO4═CaSO4+H2O
    B.Ca(OH)2+CO2═CaCO3↓+H2O
    C.K2O+H2O═2KOH
    D.Ba(OH)2+H2SO4═BaSO4↓+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物质是( )
    A.酚酞
    B.铁片
    C.石蕊溶液
    D.二氧化碳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值
    B.
      稀释浓硫酸
    C.
    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D.
    蒸发氯化钠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情况.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水呈碱性
    B.鸡蛋清呈碱性
    C.橘子汁的酸性比萝卜汁的酸性弱
    D.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到t2℃时,乙先析出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小明欲配制5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8.8 g
    B.量取所需水时,应选择100 mL量筒
    C.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左侧托盘上称量
    D.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小天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欲选用两类不同的试剂进一步探究,他可以选择的试剂:①______;②______.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加入试剂①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A在食品工业上是发酵粉的一种主要原料,D是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丙是生产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金属.(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B中阴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Na2CO3+H2O+C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人会感到胃痛.小军拿来了一种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该药物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当小军看到药物说明书上的服用方法后,对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1.抗酸药为什么嚼碎后服用?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代替碳酸镁?
    (一)关于“抗酸药为什么嚼碎后服”的探究
    【设计实验】实验一:将一片完整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加入5mL5%的稀盐酸;
    实验二:将药品进行______处理后放入试管中,加入5mL5%的稀盐酸.
    【现象与结论】
    (1)实验二比实验一反应快.
    (2)要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二)关于“代替碳酸镁的物质”的探究
    【查阅资料】胃酸过多时,主要是盐酸中的氢离子(H+)质量分数大,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
    【设计实验】同学们根据酸的性质,设计如下几种方法治疗胃酸过多的方案:
    方案1:服用含有铁粉的药物;方案2:服用含有氧化钙的药物
    方案3: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方案4:服用含有纯碱或小苏打的药物
    【讨论与交流】
    (1)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Fe+2HCl═FeCl2+H2
    铁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容易患缺铁性贫血,但是如果摄入量超标对人体反而有害,因此在药物中的用量需要严格控制.
    (2)其余三个方案中,不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拓展与迁移】氢氧化镁、碳酸钙等也常用于制作抗酸药.请你综合分析一下这些抗酸物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与胃酸作用;二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铜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氧化铜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g(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损失).
    (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现有C、H、O、Na、S五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一例)
    (1)单质________;
    (2)酸________;
    (3)碱________;
    (4)盐________;  
    (5)金属氧化物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
    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 38°“稻花香”白酒 稀硫酸 镁与稀硫酸恰好反应后
    溶质
    (3)KCl溶液跟其它溶液一样,都具有稳定性和________性;测得KCl溶液的pH=7,说明KCl溶液呈________性.
    (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你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________.
    (2)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饮料,原因是________.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________.
    (4)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其原理是________.
    (5)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其主要成分是Mg(OH)2、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除水垢所涉及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生成的碱可用________检验.
    (2)用水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钙三种固体物质时,能够鉴别出氢氧化钠固体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H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若将所有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除指示剂外,最终烧杯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钙的俗称________,其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或“=”).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________性土壤(填“酸”或“碱”).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的缘故,反应的化学程式是: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钙应________保存.
    (2)氢氧化钙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①20℃时,0.56g氧化钙放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恢复到20℃时,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