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3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有耕侵其地,割与之;贳其财者不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术欲签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从者。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岳家军来即降。”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方指日渡河,而桧欲画淮以北弃之。飞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桧知飞志锐不可回,乃先请张俊、杨沂中等归,而后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力,废于一旦。”飞班师,民遮马恸哭,飞亦悲泣,取诏示之曰:“吾不得擅留。”哭声震野。

    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之。

    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飞坐系两月,无可证者。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云弃市。家赀,徙家岭南。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注】①糗粮:干粮。②挫衄[cuò nǜ]:挫折,失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贳其财者不偿            负责

    B.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      不能施行

    C.岳家军来即降            等待

    D.家赀,徙家岭南          登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父和,能节食以济饥               南冥,天池也

    B.有耕侵其地,割与之               觉今是昨非

    C.十年力,废于一旦                 二虫又何知

    D.载糗粮馈义军                     眄庭柯怡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天生神力,尊重师长崇尚气节,他的父亲称赞他以后一定会为国家和节义而献出生命。

    B.岳飞率领的军队多次打败金军,百姓牵牛拉车,载着粮食送给义军,所经之路到处都是欢迎的人群。

    C.岳飞正要渡河直捣黄龙之时,秦桧却主张议和,而岳飞退军后,收复的失地,不久又被金人占领了。

    D.秦桧构陷岳飞,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杀害了岳飞,流放了岳云,并把岳飞的家人流放到岭南。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未弥月,河决,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2)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本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诗人此时正客寓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②竹叶:竹叶青酒。

    1.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6分)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

    2.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________,________。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_____。

    4.渔舟唱晚,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

    5.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6分)

    翳翳以将入                                      ⑵既窈窕以寻壑

    万物之得时                                      ⑷胡为乎遑遑欲何

    ⑸宾主尽东南之________⑹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⑻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⑼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            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⑾彼且乎待哉                                      ⑿茕茕孑立,形影相

    ⒀而刘夙疾病                                      ⒁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⒂本图宦达,不名节                                ⒃刘侥幸,保卒余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生的艺术化    朱光潜

    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⑦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⑧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⑨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人生不能离开艺术,创造和欣赏既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

    B.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如果错过了,也不会与全人格相冲突。

    C.由变动不居的物与我交感共鸣产生的情趣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造化

    D.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这样的生活不是艺术的生活。

    E.艺术家在艺术范围之内是最严肃不过的,但是在生活上最为随便。

    2.文中多处援引诗文或事例,请说明作者用以下三例的具体作用(6分)

    ⑴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⑵西施和东施

    ⑶朱晦庵的诗

    3.请根据文意概括,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艺术化”?(6分)

    4.联系文意,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的理解。(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就会慢慢变成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B.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占有重要地位。

    C.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D.各类配套设施完善的群力新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而且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

    B.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C.对“比较文学”这个概念我们比较陌生,如果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使自己走出陌生的境地。

    D.针对近期哈尔滨被雾霭笼罩,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部门提醒广大驾乘人员,要谨慎慢行,保证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②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⑤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⑥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A.③④①②⑥⑤    B.③④⑥⑤①②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格登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79岁的老人却把一张中学成绩报告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片上可以看到,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在生物课上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这一评价不仅没吓倒他,反而在13年后让他拿到了牛津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学位,并在博士后的研究中,他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克隆实验。直到今天,这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依旧每天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坚持研究工作。那份中学成绩报告单,则被显眼地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有时我会看着它告诉自己,几十年前就有人说,你根本不擅长这个工作。”格登说,“当你的实验遇到困境的时候,拿这个方法激励自己,真的太有效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