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解答题 11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在奥运会比赛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m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时用力蹬跳板是要利用跳板的弹性势能
    B.赛艇比赛运动员用的船桨属于省力杠杆
    C.游泳比赛运动员向后划水是应用力的相互作用
    D.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是用了“转换法”来研究的实例是( )
    A.通过测200张纸的厚度来测1张纸的厚度
    B.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研究电阻串联的规律时,两个5Ω的电阻串联起来可以用一个10Ω的电阻替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你认为它可作下列哪种用途( )
    A.自炽灯泡的灯丝
    B.电炉中的电阻丝
    C.保险丝
    D.远距离输电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
    A.惯性
    B.压强
    C.浮力
    D.压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下列做法没有体现该理念的是( )
    A.用我国自主创新生产的合金材料-Q460钢材建造“鸟巢”
    B.及时清理垃圾并在场外焚烧,以保持比赛场馆内清洁卫生
    C.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奥运村提供电力
    D.在低温、大风、缺氧等极端条件下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小铁钉受到的重力约为5N
    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黑板的长度约为12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如图)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水立方”,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是中国建筑节能环保的典范.下列对其屋面的部分设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屋面上设计临时悬挂的隔噪网,可以减弱降雨时雨滴声造成的噪音
    B.屋顶上设立多个自然排风机,能让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
    C.采用ETFE膜结构屋面能保证场馆白天大部分时间采用自然光,是因为其透光性好
    D.游泳池消耗的水大部分能从室内屋顶收集并反复使用,这是利用水的升华和液化形成的水循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李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把装置中的直铜线ab通过导线接在量程为3A的电流表的两接线柱上,当让ab迅速向右运动时,并未发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感应电流太小,无法使指针明显偏转
    B.铜线ab太细,换用铜棒进行实验便能使指针明显偏转
    C.ab运动方向不对,应将ab改为向左运动
    D.ab运动方向不对,应将ab改为上下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关下图所示各图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为小灯泡灯丝中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图象
    B.图乙为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C.图丙为真空中电磁波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图象
    D.图丁为一定条件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图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2A.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 )

    A.8V 16Ω
    B.8V 4Ω
    C.10V 16Ω
    D.10V 8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炮弹在击中目标之前,飞行的轨迹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弹道曲线”.在飞行的上升阶段,炮弹的动能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设动能变化的大小为△E1,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为△E2,则△E1 ________△E2.(填“>”“<”或“=”,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亮所在班级的饮水机铭牌如表所示.他们对饮水机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与研究,发现当加热内胆里的水温达到90℃时,温控开关就会自动断开,停止加热;当水温降至60℃时,温控开关又会自动打开重新加热,每次加热的时间为t=4min.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550W
    制热方式 电加热
    (1)饮水机加热一次消耗的电能W为多少?
    (2)饮水机设计热内胆的好处是每次只加热少量的水,既能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喝上热水,又能避免一次加热过多的水而造成浪费.请你根据前面的数据,计算加热内胆的容积.[假设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
    (3)某日下午放学时,值日生小刚忘了关掉饮水机,直到第二天进教室后才发现,他为自己不小心浪费了电能而内疚.因为他知道,虽然饮水机是断续工作的,但这一晚上(约12小时)也会浪费不少电能.他经过一定的测量,就估算出了这一个晚上浪费的电能.请你简述测量和估算的方祛,不需具体的数据计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8年9月25日,如图甲所示,巨型运载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霄:
    (1)火箭上升时,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 ________,把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 ________能.
    (2)“神七”发射时,在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里冒出了大量的“白气”,它们是水蒸气遇冷 ________形成的小水珠.
    (3)“神舟七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前,载人飞船相对运载火箭是 _______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 ________的.
    (4)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 ________.
    (5)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 ________,内能会 ________.
    (6)如图乙为翟志刚在太空中行走时身穿的宇航服.它的总质量为120kg,则宇航员在返回地面时宇航服重 ________N,试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________,________.(说出其中二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一双普通的女鞋,其中应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空格:鞋底内曾有一层松软的垫层,目的是为了减小足底受到的 ________;鞋底外层的前端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大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和2R的电阻丝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一支温度计,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反映出来的;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如图),依靠小竹竿划动达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手执一根细竹竿做“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若楠竹的质量为10kg,运动员和细竹竿共重500N,则此根楠竹所产生的浮力为 ________N(g取10N/kg),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________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电源电压不变,R1=10Ω.R2=15Ω.当S1、S2都闭合时.甲、乙都是电压表,则U:U=________;当S1闭合,S2断开时,甲、乙都是电流表,则I:I=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北京隆重举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是本届奥运的主题.为此,奥运火炬的设计也独具心裁(如图为火炬的外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液化后的丙烷(C3H8),燃烧后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已知每支火炬内装燃料0.21kg,丙烷的热值为9.2×107J/kg.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液态丙烷(C3H8)的优点是________.(说一项就可以)
    (2)若丙烷的热值为9.2×107J/kg,则火炬内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该火炬放出的热量能使________kg的水从24℃升高到7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重物从长4m、高1.5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1 题
  1.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
    ②______.
    (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______.
    (3)最后小明又换用了另一块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______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小芳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尚未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图.要求:
    (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电阻约为10欧,请用笔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实验中,小芳同学遇到下表所列的两个问题,请你帮她把解决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际问题 解决方法
    1.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奇怪!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只有2伏,老师要求我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该怎么办呢?  
    (3)小明为了研究某一特殊材料制成的导体元件L的电学特征,通过实验,测得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1 2 3 4 5
    I/(10-3A) 20 80 180 320 500
    若他将导体元件L与R串联在同一电源(电压为6V)上,当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是______Ω时,导体元件L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的2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实质是电动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中的图象可知,随着压力F的增大,压敏电阻R1的阻值将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3)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欣欣和强强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个灯泡,铭牌上标有“4V    W”,其中W前面的数字不清楚了,欣欣很想知道它是多少,刚好桌上还有电阻箱、电流表、开关、12V的稳压电源各一个,欣欣用它们连成了图示的电路,测出电流表示数随电阻箱阻值变化的几组值并记录在表中.
    电流/A 0.90 0.80 0.50 0.36 0.28 0.22
    电阻/Ω 8 10 20 30 40 50
    问:(1)通过实验,欣欣发现灯泡的电阻是______(填“不变”“变化”)的,这是因为______.
    (2)强强也对欣欣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欣欣记录的数据中有一个电流值有错误,这个错误数据是______.
    (3)当电流为0.50A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4)灯泡的铭牌上不清楚的数字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推理依据:______.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 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
    ②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60米的高度、240秒,侯斌用双手完成“攀登”,感动全世界!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在最激动人心的点火环节,三届残奥会冠军侯斌以一种最为震撼人心的方式,独自拉紧绳索攀升到主火炬台,并点燃了残奥会主火炬.侯斌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自己和轮椅 (承担的绳子数n=4),若人、轮椅等总重为1100N,摩擦及绳重不计,绳端拉力为300N时可使物体匀速上升,
    求:(1)侯斌匀速上升时绳子的下降速度?
    (2)动滑轮有多重;
    (3)若人以0.25m/s的速度上升,则拉力的功率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画出如图所示的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与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根据上图情况填写实验结果:
    (1)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2)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3)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
    (1)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2)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乙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______kg/m3
    (3)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
    (2)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1) 由图(a)和(b)可知:______;
    (2)由图(a)和(d)可知:______;
    (3)由图(a)和(c)可知: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