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

    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跟这段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一节课40分钟,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就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F≠0),其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错误的是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B.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C.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

    D.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 2m/s2,则刹车后汽车在1min内通过的位移为

    A.240m            B.250m             C.260m            D.90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

    C.0~ls内的加速度大于2s~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s~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一些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自动电梯,当有乘客乘电梯上行时,电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则电梯在运送乘客的过程中

    A.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

    B.乘客经历先超重再失重的状态

    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D.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先指向前上方,再竖直向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上,木块和小车间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地面光滑.现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使二者一起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的表达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F-Ma                                 B.(M+m)a

    C.μmg                                 D.m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面,斜面上有一物块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绳OA、OB悬挂重物于O点,开始时OA水平.现缓慢顺时针旋转OA绳至竖直状态,在此过程中O点的位置保持不变,则

    A.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B.绳OA的拉力逐渐增大

    C.绳OA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D.绳OA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在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x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

    1

    2

    3

    4

    5

    弹力F/N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长度x/cm

    7.0

    9.0

    11.0

    13.0

    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x0的原因是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4 题
  1. (10分)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3kg,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T.(g=10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A物体做速度为1m/s的匀速直线运动,A出发后的6s末,B物体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且A、B运动方向相同,问:

    (1)B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A;

    (2)A、B相遇前,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轻绳长L=1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A的质量m1=2kg,B的质量m2=8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A、B向右运动,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A、B可当做质点,g=10m/s2)

    (1)求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

    (2)若绳刚被拉断时,A、B两物体的速度为2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则当A物体速度恰减至零时,A、B两物体间的距离为多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2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v=2m/s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现把质量m=10kg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处,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处.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4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g=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

    (2)求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