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9 题,解答题 11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
    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
    C.燕子比鸽子飞得高
    D.鸽子比燕子飞得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 )(g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1.2N的浮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数剧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中学生脚的长度为50cm
    B.中学生的体重为50N
    C.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D.人在正常呼吸时肺内的气压约为108P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即使在空气不流通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1 3 朝上 2.8
    2 6 朝上 5.6
    3 9 朝上 8.4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

    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
    B.瓶的重力作用
    C.水的浮力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
    B.Fl>F2
    C.P1<P2
    D.P1>P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水笔的笔芯.小科认为:
    ①橡皮帽对笔尖有保护作用;
    ②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
    ③使用水笔时,笔中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
    ④使用水笔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
    其中合理的(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如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
    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
    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G1=G2,则拉力F1=F2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较大
    D.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自由下落的苹果
    B.
    匀速上坡的汽车
    C.
    正在着陆的飞机
    D.
    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_____牛;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________帕: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它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l=________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l________P2(填“>”、“<”或“=”).(取g=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________.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________(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如图,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结果发现两支蜡烛的火焰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蜡烛中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________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________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的物体A在3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强所用拉力F=250N,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1 题
  1.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即v=,单位是m/s.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故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______.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8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v=______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所示为一盛水的容器,请在A,B两点画出单位面积上所受水的压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同匀速上升,请画出她受力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放入水中的乒乓球,放开手后,向上运动,画出乒乓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h(cm) 4 8 10 12
    F(N) 6.75 5.75 4.75 4.25 4.25
    (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______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______(填“有关”或“无关”);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右图是小轩同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在实验中小轩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金属球从同一高度释放,目的是探究金属球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他观察到两个杯口上方的纸都被砸破了,没有比较出两金属球重力势能的大小.为了能够从实验现象中比较出两金属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你将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改进方法:______;
    改进后的实验可以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金属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 功
    W/J
    斜面的机械效率
    1 30° 5.0 0.6 4.2 1.2 3.0 5.0
    2 30° 3.0 0.6 2.5 1.2 1.8 60%
    3 45° 3.0 0.8 2.8 1.2 2.4 3.4 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写出一个)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水桶给刚刚栽上的树苗浇水.桶装满水时,水桶、水和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勺的总重为120N,水面距桶底高度h=0.3m.(g取10N/kg,ρ=1.0×103kg/m3)问:
    (1)桶装满水时,水对桶底压强多大?
    (2)小莉将水桶提离地面0.2m后,沿平地行走20m到栽树处,求整个过程中人对水桶所做的功.
    (3)若水勺的质量为0.5kg,且完全漂浮在水面,求水勺受到的浮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4000N的箱子,箱子的底面积为4m2.现用起重机把箱子吊到3m高的位置,所用时间为10s,起重臂下的钢丝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如图所示.钢丝绳上的拉力为2500N.试求:
    (1)起重机起吊前,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起重机起吊该箱子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钢丝绳上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