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社会史观

    C.编年史 文明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瓦解         B.宗法制度松

    C.王位继承混乱         D.中央集权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这些外来人当时的官方名称是迈提克。只有那些对雅典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迈提克,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由此获得的主要信息是

    A.雅典旧贵族特权被铲除       B.公民大会主要维护雅典公民利益

    C.雅典公民权有限度开放       D.外邦人不能取得雅典公民的资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通过商品倾销,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扩展的本性

    C.“交通的极其便利”指火车、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D.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是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表一,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一:欧洲移民表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

    3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

    1800~1939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

    520万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C.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D.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

    C.联邦体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闭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马克思所说 “这次革命”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光荣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B.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了”。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依托四川以应对日本扩大侵华      B.将西南作为抗战大后方

    C.建设新四川以剿灭红军          D.为迁都四川作准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的探索            B.列强的经济侵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经济结构的变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D.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员团员和贫农下中农》的重要文件,此后“贫下中农”一词在各新闻媒体频繁出现。该词在中国大地上使用达到顶峰应是在

    A.1955~1957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6~1978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      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      D.中共重视“三农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

    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B.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50年,毛泽东说:“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为此,中共的政策是

    A.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

    B.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

    C.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

    D.进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结合所学分析表1,正确的是

    表1: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1950年

    1953年

    1954—1961年

    1962年

    1970年

    美国

    14.5

    49.6

    40.5~47.8

    52.3

    77.8

    苏联

    15.5

    25.5

    26.7~43.6

    49.9

    72.0

    日本

    0.3

    0.3~0.4

    0.4

    1.3

    中国

    2.5

    2.5

    0.3~7.9

    9.3

    23.7

    ①国防开支少有利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②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在军事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导致美国国防开支大量增加

    ④中国国防开支在六十年代的激增是因为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

    A.法国强调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

    B.欧共体各国联合与美苏相抗衡

    C.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

    D.欧洲的北约诸国依附于法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 ,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为言,力主“断发”。……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康有为、孙中山、黎元洪和袁世凯有关“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历史意义。(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

    ——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因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2分)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

    (4)“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4分)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3分)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