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商朝时期,相的权力很大。伊尹先后辅佐了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甲。其中的太甲暴虐无道,不理政务,伊尹将他放逐,令他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上述材料反映的相关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

    A.商朝相的权力已超过商王的权力

    B.商朝的皇帝受到相权的极大制约

    C.商朝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D.先秦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丹书铁劵俗称“丹书铁契”,一般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明代铁卷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这种丹书铁券(    )

    A.拥有者可以免除一切罪行

    B.体现了拥有者的高贵身份与崇高威望

    C.反映君主专制下法律的随意性

    D.反映最初的拥有者立下了赫赫战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靠农业致富的人越来越少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商品经济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着诸海洋。英国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这一障碍主要指(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闭关锁国政策

    C.虎门销烟                  D.清政府“天朝上国”的心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这些经历(    )

    A.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

    B.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

    C.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D.为国民革命运动埋下伏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一年之内,不准续添。”这表明(    )

    ①该规定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

    ②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要真正发展中国工业必须推翻封建制度 

    ④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晚清时期的买办,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买办的出现远远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买办主要是为外商采办伙食与用品,或为外国商馆管理内部事务,或居间买卖。上述材料反映出(    )

    A.买办是中国社会走向殖民地化的工具

    B.买办出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现的前兆与条件

    C买办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

    D.中国人以充当买办为耻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革命首先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

    B.要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C.有利于解决当时中国革命的问题,符合国情

    D.秋收起义是这一理论形成后的实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继续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严复是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公仆,他用社会进化论宣传他的主张。关于严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他的主张反映了他赞成实行民主共和制  

    B.严复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与主张变法的先师,借助经学外衣否定专制统治

    C.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社会要实行变法革新

    D.严复与梁启超、谭嗣同一样,参与了维新变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4年底,美国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某次会议极力阻止,他们认为:如果参加此次会议的国家对举行没有西方参加的会议产生了兴趣,从而在联合国内部形成一个强大的反西方集团;其次,会议将为周恩来传播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一个极好的讲坛。对这次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推动了“万隆精神”的形成

    C.表明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交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一个民族在经历落后的痛楚后,往往会向先进的民族与国家学习。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四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6分)                           

    (3)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与人类其他伟大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因而,他们的文明更为连续不断,也更为独特——中国与欧亚其他伟大文明之间,有着较后者相互之间更为根本的差别。中国的人口庞大无比,也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咒诅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社会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特点,并分析其中原因。(1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层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1)依据材料,联系中外近代史上有关史实说明世界及中国近代化的变革顺序。(6分)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导致中国与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控制下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军事的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当时世界格局角度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6分)

    (2)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你同意哪一说法?理由是什么?(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欧洲大陆……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20年代的党纲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资产阶级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中共七大指出)新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也不可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9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和革命目标的认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