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综合题 6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母鸡下蛋   B. 铁皮生锈   C. 雨后春笋   D. 葵花向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   )

    A. 根尖的成熟区   B. 根、茎、叶内的导管

    C. 根、茎、叶内的筛管   D. 叶片表皮的气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 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 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C. 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D. 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少,当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下列各项与骆驼和环境的关系情况相似的是(  )

    A. 森林可保持水土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 蚯蚓能疏松土壤

    D.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节极为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 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 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

    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

    D.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植物中,体内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A. 水绵   B. 衣藻   C. 墙藓   D. 肾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绿色,是因为(  )

    A. 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癣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 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

    C. 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

    D. 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江水、湖水格外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也不容易找到苔藓植物,这是因为(  )

    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

    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死亡

    C.城市的环境比森林干旱

    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裸子植物中“裸子”的确切含义是(  )

    A. 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露出里面的种子

    B. 种子外面既无果皮也无种皮包被

    C. 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D. 种子的外面没有种皮包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

    C.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

    A. 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B. 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C. 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 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做法中,比较科学合理的一项是(  )

    A. 卧室内多放置一些观赏植物

    B. 早上在树林中运动多吸收新鲜空气

    C. 夏天中午给干瘪的花卉浇水

    D. 适当施用农家肥,及时对农作物进行松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各项中不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A. 人均森林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持平

    B. 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C. 过度放牧严重

    D. 草原沙漠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在观察植物、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补充完整:取镜安放→_____→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2)显微镜现安装有10×和40×两个物镜,观察时,首先应选择其中_____的物镜进行观察.

    (3)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图中表示物镜的是[_____];观察到物像后,微调[_____]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近似于_____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排入水体,严重污染水域环境.现在人们想到了一种好办法:用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做成“人工浮床”,把植物放在浮床上,通过水的浮力,使植物漂浮在河流、生态湿地等水体上面(如图一、图二所示),植物利用根系吸收了氮、磷等污染成分,净化了水体,请回答问题:

    (1)植物根系去除污染成分是通过根尖实现的,根尖吸收氮、磷等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植物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所表现出的症状是_____.

    (2)植物根系上吸附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

    (3)根据图乙,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

    (4)人工浮床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

    (5)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_____(填某一生理活动),减少浮游植物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_____.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_____,结构[④]是_____.

    (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_____.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_____.

    (4)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⑦]是图甲中的_____(填图中代号,下同)发育来的,结构[⑧]是由图甲中的_____发育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_____;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_____.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菜豆种子由③种皮和_____两部分组成,后者又由①胚轴、②_____、④_____和⑤_____几部分组成.

    (2)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种子中______的数目不同.

    (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会发现部分变蓝,变蓝的结构是【】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

    (4)我们吃的豆油来自大豆的_____(填标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

    (2)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_____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_____作用所消耗.

    (3)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_____,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_____色.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_____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生物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进行某项科学探究时的有关操作及现象:

    如图甲,①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②取30粒发育完好的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③用透明玻璃杯将三个杯子的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④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结果发现A、B两杯内的种子都全部萌发,C被内的种子都没有萌发.请分析回答: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需要验证的问题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分析这组对照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A、B、C中,除了A与B外,哪两个还可以作为对照?_____.通过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继续发育形成了幼苗(如图乙).请写出图乙中①③各部位分别是由大豆胚的哪些部分发育成的:①_____;③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