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7 题
  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帮助人类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采‘冰’”。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陶器烧制

    B.粮食酿醋

    C.开采得到可燃冰

    D.发射火箭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漂白粉和医用酒精均可用作消毒剂

    B. 聚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

    C. 防晒是为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蛋白质被灼伤变性

    D. 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均可用于防止食品被氧化而变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室温下,向10 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

    对所得溶液的分析

    A

    90 mLH2O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

    B

    0.1 mol CH3COONa固体

    c(OH-)比原CH3COOH溶液中的大

    C

    10 mL pH=1 的H2SO4溶液

    CH3COOH的电离程度不变

    D

    10 mL pH=11的NaOH溶液

    c(Na+)=c(CH3COO-)>c(OH-)=c(H+)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可由色氨酸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色氨酸的化学式是C12H10N2O2

    B. 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

    C. 褪黑素可发生水解反应

    D. 褪黑素和色氨酸均可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研究金属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a点溶液变红

    B. 图1:a点的铁比b点的铁腐蚀严重

    C. 图2:若d为锌,则铁不易被腐蚀

    D. 图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 +2H2O =4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向铜屑、稀盐酸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可制备氯化铜。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B. 该过程中的Fe3+可由Fe(NO3)3提供

    C. 可用K3[Fe(CN)6]溶液区分Fe3+与Fe2+

    D. 制备CuCl2的总反应为2Cu + O2 + 4HCl = 2CuCl2 + 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x的性质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制备气体x

    溶液a

    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KMnO4酸性溶液

    紫色褪去

    C2H4被氧化

    B

    碳酸钠与醋酸溶液作用

    Na2Si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

    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作用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O2能将I-氧化为I2

    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

    Br2的四氯化碳溶液

    橙红色褪去

    C2H4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化合物K是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由芳香族化合物A制备K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B中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C7H8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芳香族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7)以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其他试剂任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酸(HCOOH)是一种可再生的储氢物质,其产生、储存和应用H2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HCOOH的结构式是________。

    (2)产生H2:上图中光催化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储存H2:

    Ⅰ.CO2加氢法:

    ①已知:2HCOOH (l) + O2 (g) = 2CO2 (g) + 2H2O (l)   ΔH =-510 kJ·mol−1

    2H2 (g) + O2 (g) = 2H2O (l)   ΔH =-572 kJ·mol−1

    则CO2 (g) + H2 (g) = HCOOH (l)   ΔH =________。

    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②增大压强,CO2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原因是________。

    即使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也不高,为实现CO2加氢向甲酸的高效转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Ⅱ.电化学还原法:

    在碳酸氢盐的水溶液中,CO2还原成甲酸的原理如图1所示。

    ③图1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④依据图1,在图2的方框中填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工业从废铅酸蓄电池的渣泥(主要成分为PbSO4、PbO2)回收铅。RSR 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

    Pb(s) + PbO2(s) + 2H2SO4(aq) = 2PbSO4(s) + 2H2O(l)

    正极反应:PbO2(s) + SO42-(aq) + 4H+(aq) + 2e- = PbSO4(s) + 2H2O(l)

    负极反应:________。

    (2)向渣泥中加入Na2CO3溶液将PbSO4转化为更难溶的PbCO3。

    ①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

    ②工业上常用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将PbSO4转化为PbCO3。PbSO4与NaHCO3溶液或Na2CO3溶液不同物质的量比时,PbSO4的转化率见下表。

    n(PbSO4)∶ n(NaHCO3)

    1∶1.5

    1∶2

    1∶3

    PbSO4转化率/%

    95.5

    96.9

    97.8

    n(PbSO4)∶ n(Na2CO3)

    1∶1.5

    1∶2

    1∶3

    PbSO4转化率/%

    98

    98

    98

    依据上表数据,物质的量比相同时,Ⅱ中PbSO4的转化率比Ⅰ中的略大,原因是________。

    ③上述反应除生成PbCO3外,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二者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通过实验确定产物中含有2PbCO3·Pb(OH)2,则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通过定量实验确定产物中2PbCO3·Pb(OH)2的含量,则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

    (3)渣泥中加入Na2SO3溶液,利用其性质是________。

    (4)H2SiF4溶液溶解Pb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20oC)

    现象

    Ⅰ.过量铜粉、2 mL 0.5 mol/L HNO3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Ⅱ.过量铁粉、2 mL 0.5 mol/L HNO3

    6 mL无色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几乎无色

    (1)Ⅰ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

    (2)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 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 ,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③补全Ⅱ中NO3-被还原为NH4+的过程:NO3- +________e- +      = NH4+ +      H2O

    (3)研究影响产生H2的因素

    实验

    现象

    Ⅲ.过量铁粉、2 mL 0.5 mol/L HNO3、40oC

    3.4 mL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略带黄色

    Ⅳ.过量铁粉、2 mL 0.5 mol/L HNO3、60oC

    2.6 mL气体(经检测为H2),黄色溶液

    Ⅴ.过量铁粉、2 mL 3 mol/L HNO3、20oC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深棕色溶液

    资料: [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④对比Ⅱ、Ⅲ、Ⅳ,温度不同时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不同,原因是________。

    ⑤Ⅴ中无色气体是混合气体,则一定含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和________。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