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6 题,其中:
选择题 76 题
简单题 6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6 题
  1.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镇压反革命   D. 开展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A. 1842—1870年   B. 1911—1939年   C. 1919—1947年   D. 1921—1949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小鲜肉,互联网”成为时下流行的热词,“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则发生在(   )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 “文化人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66年—1976年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浩劫,历史称之为什么?(   )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   C. 文化大革命   D. 三年自然灾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不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是(   )

    A.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B. 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C.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D. 会议地点在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初   D. 20世纪70年代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名字与时代搭配有误的是(   )

    A. 1951年——张援朝   B. 1953年——杨跃进

    C. 1967年——王文革   D. 1980年——刘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亚太经济组织合作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老百姓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老百姓歌唱的“大包干”是指(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道路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乡镇企业   B. 国有企业   C. 私营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新中国成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香港、澳门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 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民族自治区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   )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沿海

    D. 西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以下内容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大会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

    C.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大会选举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香港澳门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小强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与这段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北伐战争

    B. 辽沈战役

    C. 渡江战役

    D. 抗美援朝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在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中华儿女身上,我们看到的民族精神是(    )

    A. 五四精神   B. 长征精神

    C. 抗美援朝精神   D. 抗战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  (  )

    A. 土地革命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实行“一五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列选项与下图中数据变化直接有关的是 (   )

    A. 一五计划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一五计划”的开始

    C.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文化大革命”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运动   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①农业  ②交通运输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手工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一首山歌唱道:“社里高粱长得高,长到天上织女家,织女伸头出窗望,碰得一头高粱花。”这首山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

    A. 抗美援朝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你知道新中国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

    A. 平等协商   B. 民主改革   C. 土地改革   D. 民族区域自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在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据悉,中央组织部计划在今年“七一”前夕,于全国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雷锋   D. 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观察下图的画面和文字,你认为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

    A. 建国初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1956年~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

    ①开展“大跃进”运动     

    ②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产出原油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颁布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口述历史”是以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就再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情境,最适合的访谈对象是(   )

    A. 新中国的工人代表   B. 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

    C. 参加该会议的党代表   D. 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开端的是(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中共十五大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右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  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   )

    A.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 改革开放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7. 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 这中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 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 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8. 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 重庆   B. 南京   C. 深圳   D. 杭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9. 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后,1988年, 我国又增设的经济特区是(   )

    A. 深圳   B. 汕头

    C. 厦门   D. 海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0.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 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 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   D.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1.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2. 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3. 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 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4. 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5.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会晤。这有利于(   )

    ①推动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      ②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③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共同繁荣      ④维护国家主权,实现民族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6.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出现于(     )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7. 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8. 公元7世纪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的改革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9. 1970年4月24日21时50分,从太空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C.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D.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0. “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医保制度的建立

    C. 就业制度的变化   D. 综合国力的提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中共七大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2. 1971年10月26日,基辛格博士离开北京时说道,“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让基辛格惊诧的国际性事件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美建交

    C. 中日建交   D. 万隆会议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3. 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 和平卫士   B. 钢铁卫士

    C. 党的好战士   D. 最可爱的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4.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合作共赢   D. 不结盟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5.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局面,在这一格局中,首先开放的是(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港口城市

    C. 经济开放区   D. 内陆大城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6. “君子和而不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具有这一思想的外交方针是(   )

    A. 互不侵犯   B. 和平共处

    C. 平等互惠   D. “求同存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7. (题文)漫面《梅开三度》(如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其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8. 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打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 伟大的历史转折   B. 挑战两级格局

    C. 兵乓外交   D. 走向世界舞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9.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主题为“中国种子”,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杂交水稻,下列最适合担任该馆形象大使的是 (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0. 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1. 2015年1月8日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总部遇袭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向欧洲和北美青年发出公开信,呼吁欧洲和北美广大青年直接从源头了解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乔达摩·悉达多     C.荷马      D.穆罕默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2. 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

    A. 罗马共和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法兰克王国   D. 日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3.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 中国   B. 巴勒斯坦地区   C. 阿拉伯半岛   D. 古印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4.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的情况出现在(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5.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指的是 (   )

    A. 雅典   B. 罗马   C. 波斯   D. 马其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6. 伯里克利时期,基本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A. 公民大会   B. 陪审法庭   C. 五百人会议   D. 陶片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