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1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1 题,流程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我省大别山特产“蒿子粑粑”因香脆美味而令游客喜爱。下列制作“蒿子粑粑”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足够的营养显得尤为重要。则关于下列饮食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和水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②豆浆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③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④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可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

    ⑤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单质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千足金”是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最高纯度称谓。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金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7

    C. 单质金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 金元素的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 剧烈氧化反应有明显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明显发光、放热的变化都为剧烈氧化反应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C.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 酸的溶液pH<7,碱的溶液pH>7,但是盐的溶液pH不一定等于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通常所说“固态氧”并不是氧气晶体,而是过碳酸钠、稳定剂、增效剂制成的白色颗粒状固体(如图)。增氧剂放入在水中产生大量氧气,可以对池塘的中部及底部进行增氧。对水生动物的养殖有很好的功效。下列关于固态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态氧属于单质   B. 固态氧和普通氧气化学性质不相同

    C. 固态氧中分子不运动   D. 固态氧放入水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知: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改变

    C. 该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数目、种类均发生改变

    D. 乙物质属于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CaO

    CaCO3

    足量稀盐酸

    B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2气体

    CO

    点燃

    D

    N2

    O2

    过量硫磺燃烧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3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1:4:5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甲

    D. 4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Zn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催化烯类有机物氧化脱氢等反应,下列有关ZnFe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B. 该物质中含有2个氧分子

    C. 该物质中锌、铁、氧元素质量比为1:2:4   D. 该物质中Fe元素化合价为+3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现在很多城市家庭使用上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自动打扫地面卫生。如图是某品牌扫地机器人的结构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机身外壳使用的主要是铝合金,它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制作机器人部件材料的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铁、铝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

    (3)机器人给电池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下列是某同学对初中所学气体制备等知识进行的整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连接A、D、E,打开活塞,发现E中逐渐变浑浊,则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流程题 共 1 题
  1.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取(K2FeO4)的流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玻璃棒在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②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溶液C中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脱氧剂粉末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粉末几乎全部溶解,只有少量黑色粉末未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黄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脱氧剂中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_____。脱氧剂中的红色粉末肯定不含_________,肯定含________;写出步骤①中溶液变黄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认为铁生锈时会消耗氧气,因此可用此脱氧剂(实验室可滴几滴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集气瓶的实际容积是150mL,量筒内盛1OOmL的水。当量筒内水面不再变化,且温度回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3mL刻度处。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本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不一致,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兴趣小组在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将剪断的火柴头置于酒精灯灯芯上,点燃酒精灯,意外的发现灯芯上的火柴头居然没烧着!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1: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温度低于火柴头的着火点。猜想2: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氧气浓度太低,不支持火柴头的燃烧。猜想3:两者均是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①火柴头主要由KClO3、MnO2、易燃物及粘合剂等组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火柴头的着火点约是303.4℃。②火柴头在氧气浓度为12.2%的气体中不能燃烧。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定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温度(如图),得到的数据如下: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温度/℃

    236

    243

    240

    (1)小明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仅由上表可知,灯芯上火柴头未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火柴头擦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资料提供物质)_______________,联想到火柴燃烧时出现的白烟,小明推测白烟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用注射器抽取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气体,并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表。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氧气的浓度/%

    5.93

    5.29

    6.53

    5.92

    (4)根据实验1、2探究内容,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正确。

    (5)小红测出的几组氧气浓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如图是小组同学将火柴头置于装有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并用氧气传感器在容器项端测量整个过程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那么在_______________(填“A、B、C、D”)点时火柴头熄灭;

    请你根据所学推理并解释曲线A8段、BC段、CD段氧气浓度变化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检测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组员们取10g黄铜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共加入30g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硫酸质量

    10g

    10g

    10g

    氢气质量

    0.04g

    m

    0.02g

    试计算:

    (1)第二次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m为___________g。

    (2)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