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填对10处即可)

    (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窈窕淑女,           。(《关雎》)

    (5)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6)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8)明月千里寄相思。“                     ”,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写出古诗词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句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行走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一路欣赏了无数美景:曾驻足于苏州园林,táo zuì于“如在图画中的美”;曾拜访冬天的百草园,在人的足迹很少到达的荒园中感受雪地捕鸟的乐趣;曾感动于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敬佩斑羚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得以优雅地成长,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吧!带着乐趣读书,你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成为栋梁之才。

    (1)根据注音写汉字。táo zuì (      )

    (2)根据语境,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            

    (3)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请选用以下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句意连贯,表意完整,词语顺序不拘,字数60字左右。

    烦琐  颓唐  慰藉  形影不离 铺天盖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伤仲永》)

    【乙】(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②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③,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④,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⑤程课⑥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⑦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节选自《李贺作诗》)

    【注释】

    ①皇甫铈(shí):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

    ②援:拿。

    ③《高轩过》(xuān):题目名。过,拜访意。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④奚(xī)奴:童仆,奴仆。

    ⑤牵合:指受到束缚。

    ⑥程课:固定的格式。

    ⑦率:大概,大略。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含义。

    (1)宾客其父(     )

    (2)不能称前时之(     )

    (3)皇甫铈始闻未(     )

    (4)每日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3.《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什么?

    5.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什么启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无坚不摧的“水刀”

    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利用高压水射流来切割材料的技术,这种高压水射流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

    ②“水刀”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一般来说,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我们常用的最细的自动铅笔芯的直径还要细一些,水从出口喷出时的压强非常大,相当于在一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在如此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使被加工受冲击的的部位在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切割工件的目的。

    ③“水刀”的性能优越,“水刀”几乎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无论是工字钢、装甲板还是防弹玻璃,都可以被“水刀”随心所欲地切削。用“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也没有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还能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水刀”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都可以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使用“水刀”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所产生的废水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④“水刀”的应用范围广泛。由于“水刀”具有不是刀却胜于刀的特点,因此在采矿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在坚硬的岩石上打眼,还可以用来破碎岩石。在南非,工人利用“水刀”在地下几千米的金矿中切割石英岩壁上的矿块。我国有些煤矿使用了一种“水刀”采煤机,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来采煤,效果非常理想。由于“水刀”切割不会产生火花,不存在使气体燃烧而发生爆炸的隐患,因此可以代替常规的爆破方式。由于“水刀”切割具有准确无误的特点,因此在制鞋工业中,用它来切割鞋片,快速又省力。它可同时切割四层泡沫塑料而不走样,还能节省10%-15%的材料。此外,“水刀”在造纸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工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⑤“水刀”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它将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

    1.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水刀”。

    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水刀”可能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应用的原因。(说出三点即可)

    【材料】日本东京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科学家曾用“水刀”在家兔身上做实验,结果表明,它可以用于肝、肾和其它器官的手术。虽然动物实验距人体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用“水刀”为病人做手术也并不是不可以实现的。现在,加拿大的医生就常用类似“水刀”的工具做骨切开手术,效果很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画线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4.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

    5.【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2 题
  1. 填空。

    (1)在洛伍德孤儿院里,简最好的朋友     因得伤寒病而死,这给了简很大的打击,(人物)

    (2)不过这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件装在盒子里的工艺品———只人造的夜莺。它跟天生的夜莺一模一样,不过它全身装满了钻石、红玉和青玉。这只人造的鸟儿,只要它的发条上好,就能唱出一曲那只真夜莺所唱的歌;它的尾巴上上下下地动着,射出金色和银色的光来。它的脖颈上挂有一根小丝带,上面写道:“     (国名)皇帝的夜莺,比起     (国名)皇帝的夜莺来,自然稍逊一筹。”

    (3)“我在海边上跑了差不多一整天,希望找到一个地方作为我的住处,我最关心的是不让野兽或野人来袭击我。”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人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唐僧见他(行者)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唐僧因何事写下“贬书”?唐僧如此绝情,悟空后来又因为什么回到唐僧身边,重返取经路的?

    (2)…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选段出自《水浒》中哪个故事?谁拔绿杨柳?这个故事起因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实践活动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教训惨痛。平谷区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共同发起“我爱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据报道,2009年1月至10月,平谷区有近5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身亡,20多人受伤。据交警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而一项来自行人的调查结果则显示: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 ,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2.活动二:下面有两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观点理由:                

    3.活动三: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温馨提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

    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

    ③要有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