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从去年入冬到今年春节之后,华北多省无有效降水,山东旱情已达60年一遇之状况。

    1.本次旱灾可能导致减产的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春小麦         C、冬小麦        D、水稻

    2.造成华北地区本次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为地上河,灌溉引水不便    B、华北平原大部分河流因结冰而断流

    C、锋面气旋活动异常活跃          D、反气旋中心位置偏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资源跨区城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个题。

    1.关于图中序号 ① 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①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2.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右图所示阴影区域内。据此回答各题。

    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   )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降水最少处海拔约为1800米

    C、气温变化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各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C、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2.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3.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图,回答各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河谷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2.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A、汽车工业            B、钢铁工业

    C、制糖工业            D、纺织工业

    3.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植物治沙,如营造防沙阻沙林    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  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   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读图完成各题。

    1.图2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兰州和拉萨两市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其中表示拉萨市气温和降水的曲线为(  )

    A、a、c       B、a、d         C、b、c         D、b、d

    2.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堪忧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四季干岛效应明显,主要为人为热量排放所致

    B、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春季和初夏的沙尘暴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

    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

    3.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  国际旅游城市。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沿河分布地形限制,所以“限宽” ②人口稀少无须拓展,所以“限宽” 

    ③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限高” ④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各题。

    1.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分布

    C、降水     D、地形

    2.图中丙所在省区的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人均粮食较低,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水热组合不好,粮食产量低

    B、降水丰富,日照不足

    C、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

    D、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粮食单产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各题。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各题。

    1.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黄河谷地       D、④为喜马拉雅山

    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3.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下面各题

    1.上图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2.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 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煤炭资源分布    B、气温水平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表高低起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至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5分)

    (2)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运往上海。(3分)

    (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  (  )  (1分)

    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C、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E、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

    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缺乏。(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下图)。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6分)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3分)

    喀什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特色农业

    基塘农业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4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