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7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7 题
  1. 以下对两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苏州、明州是主要的稻米产区   B. 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C. 大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D.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校七年级8班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辽——契丹族   B. 北宋——汉族   C. 金——回族   D. 西夏——党项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岳飞在哪一个地方大败金军主力(  )

    A. 燕京   B. 兴庆   C. 郾城   D. 临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两宋时期,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    )

    ①广州   ②张家港   ③刘家港   ④泉州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铁木真曾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下列事迹与他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金   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四川      D. 广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是个对联迷,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写了许多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6年2月。,我国首届《诗词大会》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南宋时一位著名的状元,官至丞相,著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文天祥   D. 苏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现行人民币有金属币和纸币两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汉朝的五铢钱   C. 北宋的“交子”   D. 南宋的“会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绘的是(     )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西汉的诸侯王   C. 唐朝节度使   D. 北宋的通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

    A. 孝亲观念浓厚   B. 重文轻武传统   C. 颜值备受推崇   D. 选官注重才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下图,由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和宋代对外贸易最大的不同是(    )

    A. 出口货物的种类   B. 对外贸易的路线   C. 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   D. 出口货物的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高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下图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是因为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繁荣的商业景象。这幅画是(    )。

    A. 《清明上河图》   B. 《洛神赋图》   C. 《送子天王图》   D. 《步辇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代海外贸易频繁,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应该去哪里办理手续并缴税。(     )

    A. 蕃市   B. 蕃坊   C. 市舶司   D. 都护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     )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 西夏的建立   B. 金灭北宋   C. 澶渊之盟   D. 元朝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句话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你知道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畏兀尔族   D. 回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民族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 ③①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 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b的都城在上京  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的“佞臣”指的是(    )

    A. 赵高   B. 秦桧   C. 李林甫   D. 杨国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 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你知道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西夏

    C. 南宋和西夏   D. 南宋和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时期?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中“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遂一天下”指的是什么?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二:

    (2)图中A地是      ,是今天的      ,元朝时归属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的管辖。

    (3)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         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