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其他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1 题,名句名篇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题。(6分)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róng(     ) 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把种子培育成森林。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把城市变成废墟(       ),________。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会化成轻烟,消失得销声匿迹。庸者总把今天的任务推到明天,长在抱怨中虚度光阴;智者总是善于把握现在,常在硕果累累的成绩面前愈战愈勇。

    1.请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róng 化(      )          废(      )

    2.划线句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2分)

    ________

    3.请在文段中的横线上仿写与前句类似的一句话。(2分)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根据下列的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至少使用两个词语和比喻修辞。(3分)

    扬鞭策马   倔强    海阔天空    坚韧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两则调查材料,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出。(4分)

    材料一 :据某报调查,近80%的中学生在家不用做家务,有60%的学生认为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未和母亲说过谢谢。

    材料二:据调查统计,约有57%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并且往往在这一天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庆祝一下;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1.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________

    ________(1分)

    2.请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诗句。

    ________(1分)

    3.建议:________

    ________(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在《雪》中赞扬了他在日本仙台学医期间所遇到的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老师。

    B.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浪之歌》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抒写了他对自己祖国的深切思恋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C.美国作家茨威格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世界文豪托尔斯泰那双锐利异常、能洞察世事的眼睛。

    D.宋濂在《与朱元思书》中激励我们读书要“勤且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阅读名著(4分)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________》 、《 ________ 》。

    2.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________、文学家________写的传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1.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过零丁洋》中作者以死明志,抒发了甘愿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出了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8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1)媵人持沃灌   (         )    (2)邴原少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我们可以从甲文和乙文中分别学到什么?(2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的时候,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1.选文第一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选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分)

    答:

    3.选文第二段说母亲罚我后,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什么原因?(3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①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显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

    ②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2.1℃;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3.3℃——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会加剧。

    ③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10%。到本世纪后半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以及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在未来20年到50年中,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④由于气候暖干,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都将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沼泽湿地将变成草甸湿地。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湿地,则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潮滩地被淹没和侵蚀。未来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岛状冻土会发生退化,表层冻土面积会减少10%到15%。内陆湖泊将加速萎缩,那些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比如西藏、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融水减少而萎缩。预计在未来50年中,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

    ⑤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因此,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旱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加。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沿海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群都有可能遭到破坏,咸潮入侵以及土地盐渍化都将发生。

    ⑥随着热浪频袭,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会增加。此外,心血管疾病、疟疾、登革热以及中暑等疾病发生范围和程度也都会增加。

    ⑦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此外,温度升高导致冻土融化,也会影响到青藏铁路的安全。

    1.通读全文后,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________

    2.第④段除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

    ________

    3.通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进行了大胆的科学预测,说明了中国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

    B.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的。

    C.本文使用了“可能”、“左右”等表示推测、估计的词语,这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未来50年中国平均气温的升温幅度将比过去100年大得多。

    4.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如何有效控制全球变暖,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至少答出三条)(3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不能”埋葬起来

    唐娜是美国密歇根小学的资深教师,再过两年便要退休了。这时她志愿参加了一个旨在借着一些表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进而爱惜自己生命的活动。唐娜的工作是借着参与训练进而将这些理念实现。

    她教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学生填写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填写。有的写道:“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没办法让麦克喜欢我”;有的写道:“我没法做十次的仰卧起坐”“我发球无法超过前边的球网”“我不能只吃一块饼干就停止”等。而此时,唐娜也正认真地写着诸如“我无法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母子会”“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的句子。

    等大部分学生都填满了整张纸,甚至有人开始写下页时,唐娜告诉学生将纸对折交到前面来。学生依次到教师的桌子前,把纸张投入一个空的鞋盒内。把所有学生的纸张收齐之后,唐娜把自己的也投进去。她把盒子盖上,塞到腋下,带头走出教室,沿着走廊走,学生也跟着老师走了出去。走到一半,整个行列停了下来。唐娜进入守卫室,找寻铁铲、铁锹,带领大家到运动场最远的角落边,大家开始挖了起来。

    原来,他们打算埋葬“我不能”。整个挖掘过程历时十分钟,因为每个孩子都要轮流挖,直到洞有三尺深的时候,他们将盒子放好,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三十多个十几岁的小孩,围绕着这刚挖好的“墓地”,每个人“力不能胜”的事情,都深深地埋藏在了三尺的泥土下。

    此时唐娜开口了:“小朋友,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学生牵手绕墓地围成了一个圆圈,低下头来等待。唐娜念出一段悼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他在世的时候,渗入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他的名字,我们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白宫。”

    “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墓碑,刻上墓志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能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有名,有影响力,但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但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向前迈进。阿门!”然后她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大家一齐吃饼干、爆米花,庆祝自己解开了“我不能”的心结。

    唐娜用纸剪成墓碑形,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唐娜把这个纸墓碑挂在她的教室里。以后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唐娜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后来,唐娜所带的这个班的31名学生在事业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有的还成为政治、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

    1.唐娜作为一名教师,也像学生一样认真填写好自己的“做不到”,她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有何作用? (4分)

    2.唐娜为什么没有让学生们把所有的“做不到”写完之后再上交?为什么让每个孩子都轮流挖土? (2分)

    3.文中的“力不能胜”具体指什么?(举2例)( 2分)

    4.你认为这种活动有无意义?简要谈谈你真实的想法和理由?( 3分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写作(40分)

    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把题目“我们年少,我们需要________”补充完整,再作文。

    2.在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美丽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学习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丽就在生活的路上,美丽就在身旁……请以“收藏生活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⑵不少于600字;

    ⑶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