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骚   洗礼   僵硬   豪华   B. 拆腰   素裹   蓑衣   斗笠

    C. 闪烁  安慰  隐藏   天娇   D. 覆盖  栖息  骄阳  文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临沂书法广场参观游览,一路上大家沐着阳光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B. 十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令全国人民激动不已。

    D. 北宋的苏东坡可是一代风流人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D.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 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 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2)【活动设计】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诗文默写填空。

    (1)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2)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观刈麦》)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密州出猎》)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

    (6)陈涉太息曰:“嗟乎!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8)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你一定读过《同步阅读----放飞理想》中的名著,完成题目。

    ①刘玄德“二顾茅庐”时的天气(________)

    A.春暖花开   B.夏雨倾盆   C. 严冬风雪     D.秋高气爽

    ②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 请问:陆郎”指谁(______)

    A 陆逊   B  陆绩    C陆抗   D  陆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一)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请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长跪而之 ②臣亦尝兵说魏昭王 ③亲尝教以④许由无天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可燃冰

    ①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所以也被称为“可燃冰”。

    ②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走过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到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只需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③可燃冰是1972年由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圈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 a ] 随着美俄科学家不断地探测,到目前为止,估计全球可燃冰储藏量高达石化燃料储藏量的2倍,勘探出的储藏地区包括30个海洋储藏地和8个燃料储藏地。[ b ]

    ④ [ c ] 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要使可燃冰早日造福于人类,关键是要找出安全有效的开采方法。目前考虑的开采方案有几种:热解法、降压法和“置换法”。但这些方法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收集甲烷气体的问题。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细读第①段文字,用一句话给“可燃冰”下定义。不超过30字。

    2.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请补写出其中缺少的部分。

    什么是可燃冰→_______→首次发现可燃冰的时间、地点及估计全球储量→_________→目前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

    3.下面一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的,若要将它还原,应放在原文的③④段a、b、c三处中的______________处。

    今天,科学家已把开发和商业利用可燃冰作为研究目标。

    4.“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6.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在拥有时总会忽略或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一旦成为往事,或失去,或成为过去式,就会觉得格外清晰、美好而珍视!

    请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